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4
/ 1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刘丽缤

(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重庆400074)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跨领域数据的交叉融合和数据的流动使得许多传统行业面临转型的机遇与挑战。金融业因其自身对数据高度依赖的特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工具进行转型和创新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业务,优势主要在于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由于其不断进行创新发展,给其他传统金融机构带来极大压力,特别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它们不得不进行改革以求保住市场地位。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体现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盈利的冲击。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1.互联网金融下传统商业银行现状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互联网,尤其是金融行业这样一个需要把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结合的行业,可见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对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性。其实在党的十八大就已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地位,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联合金融,促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要求。传统的商业银行和科技的结合形成金融科技,这就是创[1-5].新商业银行和金融业颇受互联网影响,两者之间的结合形成金融科技必将对经济的转型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作用效果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6-10]。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作用效果实证分析

2.1变量确定

本文建立实证模型,选取了总共16家商业银行数据来展开分析和研究,以资产收益率(ROA)为因变量,ROA是商业银行税后净利润与银行资产的比率,反映银行业务经营与获利能力;选取了反映银行规模的指标银行总资产(SIZE),反映银行资产配置能力的指标存贷比(LDR),反映产权结构的指标资产负债比(DAR),反映银行存贷业务收益能力的指标银行利率(IGAP),以及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对应指标,使用网银交易规模(IBOP)与第三方支付规(TPP)表示,并考虑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加入经济发展指标GDP。

2.2模型的设计与估计

式中:为相应银行;为时间;为资产收益率;为资产规模数值;为存贷比值;为资产负债比值;为存贷利率差值;为网银交易规模数值;为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数值;为经济增长率;为扰动项。应用Eviews软件,其运行结果如下。

表1随机效应计算结果一览表

参考文献

[1]FranklinAllen,JanesMcAndrewsandPhilipStrahan.E-Finance:AnIntroduction[J].TouRnalofFinancialServiceResearch,2002.22.

[2]BISMonetaryandEconomicDepartment.ElectronicFinance:ANewPerspectiveAndCh-allenges[M].Basel,Switzerland:BankforInternationalSettlements,2001.

[3]Beshouri,C.P.&GravrakJ..CapturingthepromiseofmobilebankinginemergingmarketsMcKinseyQuarterly[J].Retrievedfrom2010.

[4]李晓海.阿里巴巴小额信用贷款探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8.4.

[5]宋梅.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3).

[6]庞稚心.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4(8).

[7]杜永红.大数据下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07:70-75.

[8]卢盼盼,张长全.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