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建筑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索

李江磊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300384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不断的加速发展,科技也在飞速的进步,在新兴产业中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在一些高新领域内非常需要高科技人才以及专业人才。在当下的高等教育过程中,往往更看重理论的以及书面的知识,为此就把传统的高等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缺点全部暴露出来。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正于社会相脱节,满足不了当下加速发展的社会。文中对建筑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探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学;实践;教学;改革

1导言

按照常规教学计划,前15周为房屋建筑学的课堂教学,讲解书本知识,包括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基础与地下室、楼梯等章节。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为期2周的课程设计。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同学不完全理解房屋建筑学的课程内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在课程设计中存在概念不清楚等问题。

2建筑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2.1职业化教育的社会需求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主要目的就是给社会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让教育更加职业化,满足社会的需求。然而建筑学是一项实践和职业应用能力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为此,就需要全国的高等院校在建筑学教育中要改变思想,创新思维,向职业化的教育去发展,要让教育发挥出它自身的优势。最近几年,我国的建筑市场迅猛发展,成效显著,企业在选择人才过程中,不单看重数量和结果,更着重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在过去,一些传统的建筑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是具备了很强的设计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能力上相当缺乏,在企业里就职,不能和企业之间很好地进行接轨,出现了企业和学生两者之间相互矛盾的境界,毕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然而企业也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

2.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

现阶段,在建筑高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在理论课程操作上缺少灵活性。在教学方案制定的过程中由于过于保守和思想陈旧,一般实践教学都安排在学期的最后进行,造成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不能够完全融合,相互脱节的现象。针对一些高年级的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设计上太过追求理想化,完美化,导致了一些课题与设计相差太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热情往往被打击,在实际的设计环节,在设计上对真实性、实践性上有所忽视,造成了学生对建筑的本身缺乏真正的了解。另外,在教学模式上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人类有目的的进行创造性活动就是设计的本质。设计的是否成功要从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和研究性角度进行分析和决定的。如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欠缺主动性,能动性又有所限制,作为教育者在学生的独立创造和研究方面尚未进行培养,就会造成学生在设计上“照葫芦画瓢”的行为。然而建筑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设计理念和方法尚未得到很好地应用,在专业的教育体系中严重缺少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在这种教学体制下,就会造成教育的失衡。

3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3.1建构“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对近年的建筑设计市场需求和设计实践需要,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课程内容,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做到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都有一门或几门理论课程相对应,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都有一个或几个能力培养任务相对应。以教学时序为经线,按照年级从低到高,对建筑认识实习、美术写生、结构课程设计、施工图训练、设计院实习、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训练内容,依次排序,建立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能力训练的竖向阶梯式体系。以教学内容为纬线,按照实践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渐次提升,建立起从简单的基础实践操作课程到综合实践能力课程的横向递进式体系。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路线明晰,经纬编织、纵横有序,相辅相成。

3.2构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此次改革,搭建了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模块、专业实验教学模块和实训与创新模块等三大模块,落实了四大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分析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力求解决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与课程结构不合理问题,强化综合能力培养。本次改革对学时和内容都偏少的建筑物理实验进行了调整,加大整体实验学时,规范实验室专任教师的培训与考核制度,设计制作了规范化的《建筑物理实验手册》;调整了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不合理安排,合并了建筑构造实习与工地实习;增加了建筑设计系列核心课程中实地调研、草模制作等实践操作部分的工作总量和具体要求;在“施工图训练集中周”环节中,采用真实的施工项目图纸让学生进行绘图训练;提高建筑设计院实习的要求,由设计单位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优秀设计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完成4个月左右的实践教学任务,最后根据学生实践情况给予较全面地评价;在学习收尾阶段的重要节点——毕业设计中,全部实现真题真做。通过上述相关调整,整合了教学资源,使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进一步的系统化。

3.3建立独具特色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摒弃陈旧的“封闭课堂+虚拟题目”的做法,通过三类项目(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创新性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两种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网络实践教学模式)以及两个制度(校内外专家合作指导制度、校内专业学业导师制度)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3.4建立“保障型”实践教学体系

本次改革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散点式管理”为“保障型系统”。围绕“立体化”、“开放式”培养模式,建立了校、院二级系列保障体系及过程性评价办法,借助学校政策资源,实行一目标、多维度、全程性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此次改革完成了学院和专业级别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对各种创新项目的规划导则的制定,形成了配合学校和学院创新学分修习规章的专业指导性原则。

3.5强化毕业实习

针对建筑学专业,在毕业生实习的环节通常比较简单,一些公司和设计院都为学生敞开大门。但是接纳的过程很容易在管理的过程中却很难,学生在实习岗位是否遵守纪律,为实习单位的利益着想,就需要实习单位和高校共同的努力。为此,就需要高校要派实习指导老师进入到实习单位,定期去了解学生的动态、思想和工作,通过访谈的形式,从全面深入到实习单位中,了解实习单位和学生真正的需求,要做好沟通桥梁的作用,最后实习单位可以将指导老师的评价加入到最终成绩评定中。另外,实习单位要对学生负起责任,要派专人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岗前培训,给学生进入社会上好第一课。针对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作为高校要及时地处理和沟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众多的高等院校来说,要将实践环节的工作抓好,同时要加强实践管理工作,才能让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为此,就需要高校利用人才培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让企业和高校之间建立合作,才能给建筑学专业培养更多复合型的人才,为国家的建筑学领域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正章.重在过程———考察美国建筑教育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7(1):43~45.

[2]伍国正,隆万荣,郭俊明.建筑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82~83.

[3]张剑锋,刘杰,姜业超.应用型高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10.

[4]吴雅君,杨天明,沈雷.艺术设计与建筑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美术大观,2017(11):165.

[5]许东,王雪英,吴雅君.加强建筑构造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