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防治与健康教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青少年近视防治与健康教育对策

梁刚1查旭2

梁刚1查旭2

(1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屈光中心650021;2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650101)

【摘要】青少年近视已成为我国一个值得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在遗传背景下环境因素的诱导是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本文就近视预防的可行措施做一简单概述。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024-02

【Abstract】Juvenile’smyopiaisapublichealthprobleminChinatoday.Theenvironmentalinductioninthegeneticbackgroundisthemainmechanismofmyopiadevelopment.Thisarticlewillgiveabriefoverviewofpossiblemeasurestomyopiaprevention.

【Keywords】Juvenile’smyopiahealtheducation

近视眼是屈光不正的的主要类型,在亚洲地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近视眼在总人群中约为30%,6-7岁学龄前儿童为3.9%-9.1%,小学生约为35%,中学生约为50%,大学生约为70%[1]。更为重要的是,发生近视的年龄正在低龄化,近视眼发病的低龄化不仅预示近视眼患病率增高的趋势,而且预示高度近视眼眼底病变的患病率会增加,高度近视属病理性近视,为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目前,有关近视防治的各种方法充斥着国内各种报刊、杂志、网络媒体,防治近视的各种器具层出不穷。这些方法和器具中,有的是相对科学的,而有的由于商业需求的诱导,夸大了其作用及适用范围,因此,认识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因素、传播正确的近视防治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1.近视眼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眼的屈光状态随着生长发育、年龄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出生后不久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轴逐渐延长,逐渐趋于正视,在学龄前基本达到正视,这个过程称之为“正视化”。如果过度正视化,眼轴过度延长,即发生“近视”[2]。但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近视的病因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合力作用,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正是从多方面来讨论近视发生和发展中可能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近视寻找合适的措施。

遗传因素:目前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近视的发生中起到基础因素的作用,父母双方都是近视的子女近视显然比例高于父母中一人有近视或父母双方都没有近视者。Saw[3]在对家族的研究中发现,父母双方都近视,子女近视的患病率为30%~40%;父母一方有近视,子女患病率为20%~25%;而父母都没有近视,子女患病率小于10%。

环境因素:过量的近距离工作也可致近视进展。Zylbermann等[4]对遗传背景相似的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近距离工作时间与近视眼发生率之间关系密切。普通学校男生的近视眼发生率为27%,东正教学校则高达81%。其原因可能是后者每天需要花16小时阅读不同字体大小的文章,同时前后摇晃身体。在我国温州市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5],城市学生近视眼发生率高于农村学生,说明不同环境和学习强度下,近视眼发生率不同,证明环境是近视眼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并伴随摇摆引起的离焦将诱发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遗传因素在近视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生理上的决定性作用,过度视近用眼起到了诱导和加速的作用。

2.目前认为防治近视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2.1户外活动:国外的多项研究证实,户外活动可减少近视眼的发生[6]。新加坡、悉尼等地的流行病学调查均发现,近视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明显低于非近视儿童,随着户外活动时间的延长,近视患病率降低,而且“户外”比“活动”在降低近视发病方面更重要。2008年,Rose等[7]在比较了悉尼、新加坡两地6~7岁华裔儿童中近视的患病率后发现,悉尼儿童近视患病率仅为3.3%,远远低于新加坡的29.1%;而悉尼儿童户外活动时间(13.75小时/周)远远超过新加坡儿童(3.05小时/周)。户外活动时间的差异也许是造成两地近视患病率差异的最重要原因。

2.2离焦矫正:虽然近视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离焦或周边视网膜离焦加速近视的发展这一理论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支持,相关动物实验也表明[8],强迫动物视近物或佩戴负球镜片使物体聚集于视网膜后方,能引起眼轴延长,产生近视。因此,在青少年近视眼中,准确的验光配镜是极为重要的。

2.3药物治疗:目前有证据表明多种药物可阻止近视进展,包括M受体拮抗剂如阿托品及哌仑西平。药物治疗人近视眼的研究正在进行,但进展相对缓慢,比较肯定的仅有阿托品长期滴用可有效延缓近视进展,但伴随一些明显的不良反应,如瞳孔散大所致的畏光、视近模糊等[9]。

3.对策

基于以上观点,在青少年近视防治的健康教育的对策方面,以下几点应受到重视。

3.1建立青少年的屈光发育档案: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褚仁远教授所倡导的[2]。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尽早发现儿童的屈光状态与其年龄别发育不相匹配的状态,特别是在有遗传背景,比如父母中有近视眼患者的子女,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能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就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一般而言,2岁儿童应建立初始档案,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直至12岁。

3.2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良好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减少或减缓近视的发生发展已得到认可。首都医科大学同仁医院徐亮教授提出[6],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达到每天3.5小时来降低近视患病率、延缓近视进展。当然,这一点需要得到学校和家庭的积极配合,学校教师应尽可能的减少青少年学生的作业负担,并培养学生进行户外活动的兴趣。家长也应该引导并陪伴子女走出家门,从而减少视频及各种电子产品的娱乐时间,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3.3科学准确的验光配镜:不正确的验光对近视的发展是一个灾难,在建立屈光档案的基础上,一旦发现儿童存在屈光异常的情况,应尽早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科学准确的医学验光,验配适合的眼镜,并定期复查。

3.4药物的使用:目前有肯定疗效的延缓近视发展的药物阿托品,由于有畏光、视近模糊等现象,可建议已有近视的学生或者尚无近视但又遗传背景的学生,在作业负担不重的寒暑假期间,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使用

3.5在学校定期开展用眼卫生及近视防治的健康知识传授:石晓燕对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预防近视相关知信行调查发现,学生对防近相关的生理知识以及其他眼病的认识欠缺,对近视的治疗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有17.2%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课间远眺对保护视力的作用[10]。孙叶萍所做的健康教育对青少年近视预防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的研究认为,健康教育对提高青少年近视预防治疗的依从性有重要意义。在延缓青少年近视发展上起到积极的作用[11]。因此,在学校定期开展近视防治的健康知识传授是有必要的。

3.6慎重选择防治近视的产品:目前我国有不少的基于中医理论的眼保仪、针灸疗法、气功疗法及药物疗法等,但这些方法无严格的对照研究和纵向研究结果证实。目前尚未有确凿的科学依据证明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02-503.

[2]褚仁远,钟立.科学防治青少年近视[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2,05:112-114.

[3]SawSM,NietoFJ,KatzJ,etal.FamilialclusteringandmyopiainSingaporeschoolchildren.OpthalmicEpide[J],2001,8(4):227-236。

[4]ZylbermannR,LandauD,BersonD.TheinfluenceofstudyhabitsonmyopiainJewishteenagers[J].PediatrOphthalmolStrabismus,1993,30:319-322.

[5]吕帆,陈洁,姜君.学生近视的调查和比较研究[J].眼视光学杂志,1999,1:69.

[6]徐亮.加强户外活动是防治近视眼的关键——用图说明近视眼的形成原理[J].眼科,2012,01:1-2.

[7]RoseKA,MorganIG,SmithW,etal.Myopia,lifestyle,andschoolinginstudentsofChineseethnicityinSingaporeandSydney[J].ArchOphthalmol,2008,126:527-530.

[8]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70-372.

[9]瞿佳.坚持防治近视眼研究的正确方向[J].中华眼科杂志,2003,06:4-7.

[10]石晓燕,潘勇平,高爱钰.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预防近视相关知信行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1,10:1240-1241.

[11]孙叶萍,马丽.健康教育对青少年近视预防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6937-6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