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策略探究李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策略探究李娜

李娜

河北省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建筑工程造价在建筑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阐述了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意义,探讨了施工企业在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控制和管理措施,希望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现状与意义

在建设工程建设前,需要对项目成本进行预算,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成本贯穿于建筑的各个环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对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在科学的原则基础上对施工队伍进行合理的分工。在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时间的前提下,项目成本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节约各项工程的成本,为施工公司带来最大的效益。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明确的成本过程。成本压缩不能盲目地进行。建设前必须对项目有全面的了解,并对每个项目进行管理控制,以整合和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根据不同的施工进度,调整成本控制方法,确保每一分钱都用于实际施工过程,有效避免成本浪费。此外,在建设项目中,要高度重视项目成本,内部建立健全的管理控制部门,规范项目价格,全面统一宏观和微观效益。以更好地促进建筑业建设成本管理业务的发展。

2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和建筑企业相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但是,由于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和部门的权限有限,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其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往往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影响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发展。由于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机制不完善,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标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大大增加了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难度。

2.2造价控制模式落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本管理在工程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成本控制模型中的预算估计。这种方法无法适应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变化,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价格远远超过工程的估算价格。项目预算的价格远远超过项目估计的价格等。这些问题违反了计划投资的概念。由于工程的不确定性,它将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政策受到的影响最大。即使政府不能直接干预成本的制定,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上也能对市场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为了完善市场机制,政府在短时间内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对建筑成本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

2.3工程建筑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在我国当前工程项目报告中,存在着与投资估算指标差异较大的现象,在工程概算过程中,无法将各部门直接定额与指标相匹配,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导致估算与实际工程支出无法平衡,存在较大误差。另外,很多部门没有可靠的市场渠道,对于市场价格信息不能完全掌握,这样的工程造价严重缺乏科学依据,相对比较不准确,与实际出现较大差距。

2.4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一些项目成本管理者不太重视前期(设计阶段、招标阶段等)成本管理工作,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施工阶段。但是,如果设计阶段不在,将直接影响各种资源的制定。因此,项目成本管理效果不佳;其次,部分成本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无法很好地完成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最后,还有一些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一些成本管理人员为了谋取私利而做违法的事,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项目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效果。项目成本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相关管理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素质和高水平的综合管理能力。建设企业应重视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完善知识体系,提高管理能力。同时,要加强对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此外,建筑企业还可以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定期对项目成本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工资和晋升挂钩,以激发成本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成本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提高。

3.2构建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对施工企业而言,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完善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为员工管理工作提供标准和规范,提高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文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可行、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为保证施工成本管理制度的真正实施,施工企业还应明确成本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权限,使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得到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以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施工企业应积极引入和应用项目成本管理平台,将基础工作管理、系统管理、数据中心、成本审查管理和指标管理等整合到该平台中,促进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

3.3提高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是工程的前期工作。后期施工按设计进行。在选择设计方案时,必须考虑成本最低的最大效益。因此,设计方案必须有工程造价部门的参与,工程造价部门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成本设计师需要在设计单位将设计图纸交给施工单位之前对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并及时将设计图纸中不合理、不可行的地方通知设计单位进行修改。第二。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对施工项目进行初步预算。在初步预算中,预算方法应标准化,以防止预算错误过大,使设计计划无法实现。第三,设计单元在设计图纸中采用奖惩机制,对设计优秀图纸的设计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设计失误较大的设计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以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从而减少思想因素对项目成本的影响。最后,通过建立设计方案竞争,可以增加设计竞争,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在竞争中相互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司利益,将成本降到最低。

3.4关注结算阶段,进行造价核实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它不仅对整个工程成本进行了评价,而且对以后的施工企业也起到了信息支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应全面分析完工数据,以确保项目数量与施工项目相符;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工地进行质量核查;为促进有效实现的结算的完成,对施工合同进行严格审查,对合同内容、权利和责任进行定位,并按照施工期限等相应要求处理债权。建筑工程等。对施工过程中收集的材料、设备等进行核算;在权利和责任统一的基础上,加强施工方、设计方和业主之间的合作,加强成本控制环境;并有效实现项目成本的主动控制.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在项目的初期进行初步的工程预算,作为项目方案选择的依据。在工程设计环节需要工程造价审核设计图纸,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工程造价控制施工阶段的预算,竣工验收阶段也需要根据工程造价来验收工程是否合格。因此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的利益。企业必须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占据绝对的优势,提高企业自身的利益,实现更加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珍.浅析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合理有效控制[J].价值工程,2018,37(27):44-46.

[2]何山.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8(07):236-237.

[3]詹冬.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