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效果评估

肖东靖

罗定市中医院广东省罗定市5272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泵输注与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7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这10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有54例患者,另一组为对照组,有53例患者。针对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针对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胰岛素日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13.37±2.71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5.56±2.87mmol/L,对照组患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13.41±2.59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5.44±2.63mmol/L,在治疗之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6.54±1.43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0.31±1.69mmol/L,对照组患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8.87±1.56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2.61±1.88mmol/L,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为35.24±4.47U/d,血糖达标时间为5.54±1.32d,对照组胰岛素用量41.33±5.13U/d,血糖达标时间为8.87±1.73d,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中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有2例,低血糖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16.98%,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能够明显降低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皮下注射

引言

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糖尿病发病原因主要与环境、病原菌感染、免疫功能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临床症状包括血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分泌功能障碍等[1]。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状态下,会给自身肝、肾、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等多个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极大的威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临床上主要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由于给药方式的不同,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当前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为皮下注射以及胰岛素泵输注[2]。此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0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这两种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7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这10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有54例患者,另一组为对照组,有53例患者。观察组中有29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9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9岁,平均年龄为(57.92±3.25)岁,病程最短的为9个月,最长的为19年,平均病程为(8.28±1.51)年;对照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8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40岁,平均年龄为(57.41±3.19)岁,病程最短的为8个月,最长的为20年,平均病程为(8.41±1.48)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对比差异较小(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治疗,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皮下注射,药物为赖普胰岛素,由礼来公司生产,在患者用餐前30min使用药物,初次计量为4IU,之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胰岛素泵输注,同样使用赖普胰岛素,使用剂量为0.5U/(kg*d)。将胰岛素总量的60%作为基础量,剩余的40%作为追加量,通过胰岛素泵连续泵入基础量,并在患者用餐前30min立即给予追加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进行严密监测,并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日用量、血糖达标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空腹与餐后2h血糖水平、胰岛素日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采用t检验;用%表示低血糖发生率,采用X2进行检验。用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13.37±2.71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5.56±2.87mmol/L,对照组患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13.41±2.59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5.44±2.63mmol/L,治疗之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6.54±1.43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0.31±1.69mmol/L,对照组患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8.87±1.56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2.61±1.88mmol/L,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存在差异(P<0.05)。

2.2观察组与对照组胰岛素日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对比

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为35.24±4.47U/d,血糖达标时间为5.54±1.32d,对照组胰岛素用量41.33±5.13U/d,血糖达标时间为8.87±1.73d,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

2.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中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有2例,低血糖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16.98%,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我国关于糖尿病的记载也比较早,最早可以追述到2000年之前,在著名的古书《黄帝内经》中首次出现糖尿病的概念,并随着后世医学家的不断补充及完善,详细的说明了糖尿病的成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中医药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糖尿病症状。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医生主要通过观察患者体征、舌苔及脉象等,来了解患者寒热虚实情况,并通过辨证治疗和分型论治,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改善。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理是激发出与人体胰岛素相同的作用,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让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或者通过阻抗胰岛素抵抗,增加其敏感性。在中医治疗糖尿病时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活血顺气的中药,促进患者身体内部循环,恢复靶细胞的作用。虽然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但是还要注重对患者器官的保护,确保患者各器官功能能够正常运作。运用中医药治疗可以促进患者体内糖代谢功能的恢复,使患者身体素质得到增强,有助于身体免疫力的提升。另外,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副作用比较小,在控制病情的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脏器进行滋养,再配合适当的运动训练以及饮食干预,可以使患者血糖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改善。

胰岛素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输注是胰岛素给药的主要方式,虽然胰岛素皮下注射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但是很容易引起低血糖[3]。而胰岛素泵通过连续及微量给药的方式,每经过3min至5min就分泌一次胰岛素,模仿人体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方式,并且剂量存在波谷和波峰,使得胰岛素泵输注方式更具有生理性和科学性。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的过程中,首先给予患者基础量,之后在用餐前再给予患者追加量,对于餐后血糖控制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防止血糖水平波动过大[4]。此次研究中,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胰岛素泵输注和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日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输注的给药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丽丽,王瑞锋.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4):4829-4830.

[2]高会敏.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观察[J].药品评价,2017,14(4):49-51.

[3]张瑾,卢红.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91-92.

[4]钱莹.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8(2)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