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马艺桐

马艺桐(江苏省宿迁市南师附中宿迁分校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强调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而儿童绘本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实际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绘本看画、读画、作画,将学生的美术能力有效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就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美术;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6-168-01

前言

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能够将美术教学的效率大幅提升。儿童绘本丰富的故事内容以及形象生动的色彩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将儿童绘本引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美术课堂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乐于探究美术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美术理想课堂。

一、利用儿童绘本导入课堂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儿童绘本导入课堂,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调动,使学生产生参与美术课堂的兴趣,从而主动的加入到美术知识探究中。同时,儿童绘本还能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利用儿童绘本导入美术课堂极为重要,能够使美术教学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但是,若是想借助儿童绘本导入美术课堂,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适当、典型的绘本内容。儿童绘本风格多样,绘画的材料与形式丰富,教师在利用绘本导入课堂时,要选择合适的绘本内容,保证课堂导入的准确与合理,达成良好的导入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使美术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二是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设计巧妙的导入环节,将儿童绘本图画丰富、色彩鲜艳等特点充分的利用,结合美术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美术教学,将美术教学效率提高,实现良好的课堂开端,为接下来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利用儿童绘本导入课堂,将会创设美术学习的良好开端[1]。

二、运用儿童绘本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儿童绘本能够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激发,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教师要将美术资源合理的运用,选择学生理解、造型特殊、形象分明的绘本进行美术知识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对于儿童绘本的内容、知识以及风格产生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针对年级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选择不同的儿童绘本,低年级学生要选择吸引力强的儿童绘本,例如可爱的人物与动物、鲜明的颜色等等。高年级学生就要挑选一些教育意义较强的绘本,着重选择包含绘本技巧的儿童绘本。例如,低年级学生就可以选择《熊婆婆的厨房乱糟糟!》、《小象散步》、《小达摩和小天狗》、《真雪人,假雪人》等等,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铁丝网上的小花》、《小猪变形记》、《一颗超级顽固的牙》、《爱你本来的样子》等等。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绘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2]。

三、解读儿童绘本的内涵

在将儿童绘本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在为学生展示图片内容的时要重视对图片的深入解读,让学生将自己用耳朵听到的世界和用心感受的世界合二为一,运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感受和理解儿童绘本,感悟其中蕴含的感情因素和绘画技巧,在不自觉中获得收获。例如,色彩是绘画中极其重要的语言。对于色彩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就像《三原色三间色》、《冷暖色调的画》等等。可是色彩方面的知识是通过教材呈现出来的时候,只注重了绘画技法的掌握,忽视了色彩变化的道理。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色彩相关的课堂时,可以将色彩学习的很好。但是在后期自己的绘画创作中,依旧不会运用。对于绘本故事来说,颜色同样是重要的语言。画家通常会巧妙的运用颜色来讲述故事。在暗示、冲撞中揭示主人公命运的变化。对比色、协调色、冷色与暖色、灰色与黑白等等色彩知识都可以从绘本故事中提炼出来。绘本因为故事有连贯性,因此画面中经常用色彩叙述人物的遭遇,烘托情感[3]。

四、领悟儿童绘本的绘画手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自身年龄受到限制,通常会使用手中的画笔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在图画中,自由的描绘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小学生的绘画技巧还不足,无法使他人正确的理解其表现的含义。教师可以将儿童绘本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为了高质量的达成美术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绘画手法,增强学生对艺术语言的理解能力。教师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儿童绘画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现绘画手法的共通,有助于学生打开艺术视野,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在儿童绘画中有很多的绘画形式和绘画手法,小学生可以有效的借鉴。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加深对儿童绘本绘画手法的认知。

五、临摹儿童绘本提高绘画技巧

美术绘画的基础就是临摹。临摹学习是提升学生绘画技巧,了解绘画布局的关键。因此,理性合理的临摹十分重要。小学生会在不断的临摹过程中,理解绘本中所描述的内容,体会绘本中所呈现出的魅力。学生的临摹过程就是其绘画技能提高的过程,学生会在临摹的过程中积累美术绘画技巧,进而提升美术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在带领学生临摹绘本时,还要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使学生感受画家在作品中表达出的情感,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要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也获得发展。但是,学生在临摹中也要注重变通,在进行临摹时,不能一板一眼,完全按照绘本内容进行临摹,要注重变通。教师要让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创作,临摹只是提升绘画技巧的最低层面。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临摹,将会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结论

儿童绘本的趣味性强,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入儿童绘本,会吸引学生的关注,主动的学习美术知识。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儿童绘本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读绘本的内涵,领悟绘本的绘画手法,同时,可以通过临摹使学生的绘画技巧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儿童绘本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可以轻松的达成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任薇薇.“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8(19):178.

[2]赵志国.“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7):361-362.

[3]成峰,高静.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具体应用[J].文教资料,2017(3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