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压强

赵其勇王斌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清河中学教师赵其勇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清河中学教师王斌

一、课标要求与分析: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是理解,它的学习水平是理解,学习内容是压强。

第二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是知道,它的学习水平是了解,其他重要信息是日常生活中,学习内容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第三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是估测,它的学习水平是独立操作,学习内容是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首先从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感受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求知欲。通过方便、直观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概念。在理解了压强的概念和公式的物理意义之后,引导学生应用获得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压强》是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它不仅贯穿本章的学习,还是前一章力学的延续,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是学好本章的关键,也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

三、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在前一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了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学生通过一学期多的物理学习过程,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分析结论,总结评价都不陌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劣势: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四、重、难点: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材中通过“小桌放在水平海绵上,通过改变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和所加砝码的质量,来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学习目标:

1、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压强。

2、通过压强公式:学生会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

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物理现象。

3、通过对测定大气压强数值,让学生体验STS精神。

六、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约3分钟)

一只充满气的气球,分别用手掌手指按压,并没有破,用一根小针轻轻一碰,破了。

思考: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同的现象?

【点评:“针刺气球”演示实验能较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引领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思考。】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约7分钟)

播放图片:蝉能将口器插入树皮中,骆驼能行走在沙漠中,水杯放在桌面上,用手指向墙面按图钉,用物理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由学生回答:力的作用方向都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都使物体发生了形变。

此时提出压力的概念,教师在此期间强调压力不是重力,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提出问题:以上事例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带领学生用铅笔的笔尖和笔尾感受压力的不同效果提出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接触面积和施力的大小有关。

【点评:将身边事例引入教学,增加了学生的亲切感、兴趣感,学生能较积极的交流、踊跃的探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压强(约10分钟)

通过数据(比值定义法)得出压强的表达式: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Pa的物理意义: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因为压强单位很小,压强常用单位还有:百帕、千帕、兆帕,举例: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就有0.5帕。

例题P31(学生通过练习将公式与实际联系起来,巩固知识点)在例题中

强调压强公式中面积是受力面积。

【点评:继续通过身边事例加深对压强的认识。】

(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约14分钟)

提出问题:摁钉对手指和木板的压力大小相等,结果却是:进入了结实的木板,手指没事,为什么?当遇到硬杂木时,还要加力才能按入,又为什么?(通过这个实验,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学生讨论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师总结:(约6分钟)

1、增大压强的方法:

(1)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

(2)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

(3)既增大压力同时又减少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1)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

(2)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

(3)既减小压力同时又增大受力面积。

【点评:进一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认识人们是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加深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高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为生活服务的意识。】

(五)这节课,从压力的作用效果认识了压强这个物理量,并且利用了(演示)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比值定义法得出了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学生亲身验证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课前的现象(学生解释),教师说明,任何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而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需要增大压强,有的时候需要减小压强,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辨别并说明都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最后总体小结并练习,留下作业。

【点评:总结是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习的升华,通过总结理清思路,使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同时应适当加强记忆。】

总体点评:

(一)本节课的亮点

1、引入:以小实验引入新课,以“针刺气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观察、思考、求知、讨论的兴趣。

2、探究部分:教师引导,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作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学生的体会深刻。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老师并不拘泥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点面结合、气氛和谐。总结归纳时,几名同学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展示精美图片和展示解题过程,使课堂更生动。

(二)改进意见

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垂直和表面。在压强中,对压强表达式中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应该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巩固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