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模式创新研究候胜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模式创新研究候胜锋

候胜锋

(国网河南台前县供电公司457600)

摘要:智能电网的广泛普及,对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大规模的采集显得日益重要,不仅能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又能实现对电力企业日常运营的实时监控,避免偷电漏电等。然而随着用电能的日益增加,电能信息采集规模持续增加,给工作人员的运维管理带来巨大的难度,传统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亟待进行创新。基于此,笔者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模式创新进行研究。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系统;运维模式

1采集运维发展现状

营销现代化的发展对采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给采集运维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专业方面,传统的采集运维工作主要负责采集终端与通信维护,包含关口表计维护、终端维护、采集消缺、档案维护等服务内容。而在现今营销现代化形势下,对采集运维工作内容涵盖面及工作质量的要求大幅提升,包括低压运维与计量专业,维护范围包括采集终端、低压线路、电能表计(关口表与户表)、通信、新装勘察、计量校验等等。

对采集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大幅提升。在时效方面,传统电能表采集只要求有月用电量采集抄表数据用于电能营销计量,而现在需要采集系统具有极高的实时数据采集能力,能随时采集电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表运行状态、继电器状态、断相统计数据等等,用于电力系统各方面维护,如同期线损在线监测分析、故障监控精准定位、远程费控、有序用电等业务。这就要求采集运维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能及时发现故障、定位故障并处理故障,保证采集系统数据质量。95598电力客户服务方面,由计量管理转变为计量服务,由传统“以我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对采集运维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交流方式等各方面有了严格的要求和考核标准。为实现营销现代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采集、全覆盖、全费控”的建设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业务面较单一的、“点对面”的低压采集运维方式,建立分区分网格的一对一近距离网格化运维服务,加强各专业的末端融合,明确维护人员工作职责,提高低压采集运维工作效率,保证采集系统的数据质量。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特点

2.1能自动采集用电数据信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自动实现对用电数据信息的采集和统计,不仅能有效避免人工采集发生的错误,还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同时采集系统还实现对用电数据信息的自动分析,为电力系统的科学化运行提供基础。

2.2能对输电线路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进行监控,通过对电量自动统计及线损的分析对配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对异常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和反馈,能及时预防窃电现象的发生,减少电力损失。

2.3能实现对阶梯电价的控制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仅能实现对电费的有效控制,还能实现对阶梯电价的控制,不仅能实现对客户的约束,也能有效控制电力缴费的困难,同时能在阶梯电价中对用电进行科学、合理的计费,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模式创新与发展

3.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速度

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抄表主要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RS485、微功率无线等通信方式,可以满足数据抄收及部分用电监控的要求,通讯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有大幅改善。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表数据采集成功率的大幅提高,可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同时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用电及计量技术的发展也使用户对采集系统产生新的需求,如:①双向互动的需求;②实时监控的需求;③在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中承担更多的应用需求。用户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增多使系统对通信及处理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些应用就受到了通讯性能和速度的限制。

3.2本地通信系统通信方式速率提高方法研究

终端、智能表与本地通信模块间通信速率的提升,相对来说更容易实现,例如:终端与模块间的通信接口可以用以太网接口,或其他高速通信方式替代;智能表与模块间的通信速率也容易在不影响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目前推荐使用的电力线载波通信频段为3kHz-500kHz。若想进一步提高本地通信速率,那么宽带载波技术是一种选择,但是宽带载波通信距离存在问题。新一代载波通信技术可使用跨频带技术频率覆盖窄带载波频段、宽带载波频段,可根据电力线信道特性,自适应选择合适的工作频带。

3.3建立采集运维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流程

整合生产、营销、运检的服务资源建立末端融合式服务体系。及时准确了解客户诉求,根据业务属性归类,使客户需求以任务工单形式在公司内部相关职能部门流转,及时向客户反馈处理结果,全程协助办理相关业务,避免客户往返奔波,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采集运维异常处理闭环流程如图2所示。在采集运维异常工单处理中,实现从异常发现、远程分析处理、派工、处理、归档到综合评价的闭环管理。同时在现场处理过程中严格遵行标准作业流程,规范现场作业,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3.4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以营销监控中心、班组、网格管理员分层分级履行职责的统一管理模式。监管中心负责横向协调沟通和对班组、网格员的监督、工作调度和检查。班组负责对社区的联络管理。网格管理员由监控中心实行统一调度、统一考核。由此优化工作模式,实现采集运维工作各个环节有专人负责(异常监控、工单下发、监督执行、反馈闭环、成效考核)。实现业务过程全监控,提高采集运维工作规范率。起草拟定采集运维网格化管理办法及相关奖惩措施,细化指标分项,完善网格化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求网格管理人员所配置手持终端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对因工作态度方法问题被客户投诉的严格按照公司《供电服务奖惩办法》进行考核。

3.5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管理绩效与控制

为了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新型运维模式的顺利实施和实用化指标的稳步提升,可出台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异常监测与处理实施细则》,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考核管理办法。

结语

通过深化营销现代化改革,原来的分块业务融合,以往的重复工作整合,之前的不同专业贯穿,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营销工作质量和服务能力能够得到明显提升。总之,通过对用电采集信息系统运维模式进行创新管理,能有效提升各级运维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为建设“坚强电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犁,张信,王家驹,吕镇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现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183-184.

[2]王军,武文广,李逸驰,刘平,陈霜.支撑互动用电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基本构成与关键技术[J].陕西电力,2016,04:1-5.

[3]陈新武.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管理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6,20:198-199.

[4]张占清,刘岩,田海亭,岳虎,杨东升,刘晓天,李连浩,妙红英,岳振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监控提升技术[J].广东电力,2016,10:69-74.

[5]祝恩国,刘宣,葛磊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非结构化数据管理设计[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6,10: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