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手污染,怎样洗手更合理

/ 1

工作中手污染,怎样洗手更合理

马霞平王云霞段爱旭

作为医务工作者,日常工作中大量的工作需要亲手操作,因此,手被污染的程度和频率很高;同时,工作人员的手又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它的特点在于:不仅可以引起病人与病人之间的传播,同时“污染手”也可以污染相对洁净的室内环境或布置好的无菌区域;“污染手”也可以使工作人员自身受到污染而造成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很重要。1983年美国CDC推荐了正确的洗手方法,2003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了卫生洗手的正确方法,。根据以上权威机构的建议及规定,我科选择了目前投放我院临床的四种洗手方法(一次取皂流水冲洗法、三次取皂流水冲洗法、快干型消毒液喷抹法、碘伏涂抹法),对其进行为期三个季度的临床取样、评价,共取样121份,结果是:

1一次取皂与三次取皂流水冲洗法对工作中“污染手”除菌率无差异性;

2碘伏与快干消毒液对“污染手”除菌率无差异性,

3肥皂搓手流水冲洗法对“污染手”的除菌率明显优于消毒液、碘伏直接涂抹法。

科学而合理的洗手方法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洗手不过度,以保护手皮肤和常居菌群、保持手部卫生态

平衡。

2洗手时间不宜过长,步骤可操作性强,便于临床推广。

3洗手的清洁物应经济实惠。

4洗手后快干,且可达有效除菌率,符合部颁卫生学标准。

据上述临床试验结果及理想洗手条件的要求,因此建议:

1刚开始工作和工作结束或离开相对污染的区域时选择一次取肥皂,充分揉搓后流动水冲洗即可,自然待干。

2连续工作过程中,疑有污染(标准预防原则)可选择碘伏或快干手消毒液直接涂抹。

3若工作中手受到锐器伤,建议:先消毒手后,立即进行流动水冲洗,然后再消毒(可选择碘伏)

4不建议使用软皂或洗手液洗手,经卫生学监测结果除菌率明显低于肥皂洗手且费用高。

5为避免再次污染,不建议洗手后檫干或烘干,选择自然待干。

分组菌落计T值分组菌落计T值分组菌落计T值

数(d)数(x)数(x)

一次取皂流一次取皂流快干消毒

水冲洗法水洗手法液喷抹法

三次取皂流快干消毒碘伏直接

水冲洗法液喷抹法涂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