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4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延迟反应的经验教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7-12-22
/ 1

抢救4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延迟反应的经验教训

武智力

吉林省荣军二院(吉林梨树136502)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07)12-0045-01

1病例介绍

例1:女,37岁,2004年二月因上感在我院门诊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给肌注80万u,观察半小时后无反应让其回家,在半路上突感头晕、心慌、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速送回门诊抢救,呼吸,心跳已经停止,立即给肾上腺素,激素等抢救无效而死亡。

例2:女,42岁,2005年3月因患扁桃体炎,青霉素皮试阴性后,肌注80万u,与第三次注射后15min突感头晕,恶心,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出汗,血压11/7kPa,立即注射肾上腺素1ml,的塞米松5mg,扑尔敏10mg后症状渐缓解,因从事护士工作,第二天在配制青霉素时又出现上述症状,以后每接触青霉素时都出现了上述症状,后改行。

2经验教训

2.1延迟反应出现的时间各异,应随时警惕.所谓青霉素延迟反应是指少数病人过敏试验为阴性,但在注射青霉素后数小时和数日甚至几周后出现过敏反应.病人可能出现皮疹,发热,过敏性休克等,笔者曾遇1例注射后半小时,1例一天后,两例一周后发生过敏性休克延迟反应的情况,医护人员应用青霉素治疗的病人要随时警惕,用前必须详细了解病人既往有无过敏史,使用后要经常询问病人,观察有无过敏的症状和体征出现。

2.2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上述4例1例不幸死亡,3例抢救成功.第一例由于是在院外出现过敏性休克没有及时抢救,待送回门诊抢救时,为时已晚;第二例是医护人员对延迟反应的认识不足,病人已经出现过敏性皮疹未引起重视又注射1次而使反应加重,幸亏抢救及时而脱险.其他2例均由于及时发现和及时抢救转危为安.因此对用药过程中出现微小的过敏症状或体征,绝不可轻易放过.应在医疗单位继续观察;停用青霉素,给抗组织胺等药物.反应较重者,如广泛皮疹,高热血清病型反应等,除立即停用青霉素外,并应住院严密观察病情和处理.对过敏性休克的处理必须迅速,及时,准确事先应有一套抢救设备及药品,以免措手不及,失去抢救时机.

2.3杀菌力强和毒性低是优点,但过敏性休克可致命,应高度重视.青霉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生素,但本药易出现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尤其对本药有过敏体质的人,可发生I型变态反应而过敏性休克和死亡.过敏性休克发生急骤,病情危重,有的虽经全力抢救仍无效而死亡.据统计死亡率可高达10~15%,我们近几年抢救的4例中3例由于及时抢救而脱险,1例由于失去抢救时机而死亡.医护人员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严肃认真对待.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指征,防止滥用。

2.4皮试操作要正规,严密观察勿大意.凡应用青霉素治疗的病人,除按医疗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事项执行外,一定要在医疗单位进行,做皮试时或注射后,至少要严密观察半小时,情况许可时则可相应延长一些;夜间一般不做注射,如确需注射则更要注意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抢救处理.同时应把有关青霉素过敏的一般知识向病人及陪护人员交代清楚。对不同批号的青霉素应重做皮试,皮试时,在前臂曲侧下1/3段皮肤消毒待干后,将100u/ml青霉素溶液注入0.1ml,观察20min为阴性即可给药.对第一次皮试阳性而有确需应用者也可考虑再做皮试,病做空白对照试验,但应做好必要的抢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