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近10年疟疾疫情流行特点与防治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我市近10年疟疾疫情流行特点与防治策略探讨

罗桂河

罗桂河(广州市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0545)

【摘要】目的分析我市疟疾流行特点与趋势,并探讨疟疾防治策略,为制定我市防治策略和监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市近10年疟疾监测数据,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统计不同年份的发病率,分析职业、时间、年龄、性别、传虐媒介、疟原虫种分布特点情况,进行透视表分析。结果①外来流动人口、常住人口疟疾的阳性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10年外来人口检测阳性率为0.666%,显著高于常住人口的0.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疟疾感染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5-10月发病率较高,高峰期为6-10月阳性率均高于1%,本市疟疾季节性分布明显;③农民发病率为43.34%,其次是市区居民26.14%,疟疾发病具有明显职业特征性;④1232例疟疾患者中男性占61.28%,女性占38.72%,男女比例1.58: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段以30~、40~、20~、50~分别占21.92%、21.59%、19.72%、16.88%;⑤疟疾的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溪流按蚊,分别占捕获按蚊总数的68.10%、31.57%、0.32%,中华按蚊是传播疟疾的优势蚊种;疟原虫种中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分别占70.37%、29.38%、0.24%,间日疟原虫是疟疾的主要的虫种。结论我市的疟疾疫情保持稳定水平,且发病率较低,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员是重点管理对象,抗疟的重点季节是夏秋季,落实好季节性抗疟措施,及时发现传染源,不遗余力地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间日疟防治工作,使用除虫菊酯类药物浸泡蚊帐,是今后控制疟疾的传播和扩散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疟疾流行特点防治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流动人口的增多,不同地区疟疾的发病呈现一定新的特点,疟疾疫情呈现回升态势,多为散发病例,青壮年打工者是主要发病者,发病高峰在5-10月,传播时间可覆盖全年,媒介密度较1990年代中后期明显升高,中华按蚊是主要传播媒介,病例的季节分布与传疟媒介的季节消长相吻合,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应采用不同监测方案,疟疾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可出现变动,大部分地区疫情仍保持相对稳定,仍有部门省区可能出现新的疟疾暴发点或局部暴发流行,若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存在发生较大范围暴发流行的危险性[1-3]。本文笔者回顾分析我市近10年疟疾监测数据,分析我市疟疾流行特点与趋势,并探讨疟疾防治策略,为制定我市防治策略和监测方法提供依据,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市2001-2010年疟疾监测及疫报资料,共计采血镜检117433人次,检测出1232例阳性病例,分别抽取年份、职业、时间、年龄、性别、传虐媒介、疟原虫种分布数据录入EXCEL表中,进行透视表分析,统计疟疾不同因素的特点。

2结果

2.1不同年份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发病情况

由表1可知,外来流动人口、常住人口疟疾的阳性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10年外来人口检测阳性率为0.666%,显著高于常住人口的0.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不同年份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发病情况

注:与流动人口比较,*P<0.05

2.2不同月份疟疾发生率

由表2可知,疟疾感染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5-10月发病率较高,高峰期为6-10月阳性率均高于1%,说明本市疟疾季节性分布明显,且与当地疟疾流行季节相吻合。

表2不同月份疟疾发生率

2.3不同职业分布特点

由表3可知,农民发病率为43.34%,其次是市区居民26.14%,表明疟疾发病存在明显职业特点。

表3不同职业分布特点

2.4不同年龄、性别特点

由表4可知,1232例疟疾患者中男性占61.28%,女性占38.72%,男女比例1.58: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段以30~、40~、20~、50~分别占21.92%、21.59%、19.72%、16.88%。

表4不同年龄、性别特点

2.5传播媒介与疟原虫种分布

由表5可知,疟疾的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溪流按蚊,分别占捕获按蚊总数的68.10%、31.57%、0.32%,中华按蚊是传播疟疾的优势蚊种;疟原虫种中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分别占70.37%、29.38%、0.24%,间日疟原虫是疟疾的主要的虫种

表5传播媒介与疟原虫种分布

3讨论

本文分析结果显示,外来流动人口、常住人口疟疾的阳性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外来人口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常住人口,这与文献研究相似,因此,流动人口是疟疾传播的高危人群,这与外来民工居住场所蚊虫孳生地多,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有关,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落实防治措施是当前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4]。疟疾感染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5-10月发病率较高,农民是主要发病人群,发病年龄段以30~、40~、20~、50~为主,间日疟原虫是疟疾的主要的虫种,中华按蚊是传播疟疾的优势蚊种,WHOPES经过评估认为仅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适合用于浸泡蚊帐[5]。综上所述,我市的疟疾疫情保持稳定水平,且发病率较低,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员是重点管理对象,抗疟的重点季节是夏秋季,落实好季节性抗疟措施,及时发现传染源,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间日疟防治工作,使用除虫菊酯类药物浸泡蚊帐,是今后控制疟疾的传播和扩散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俞文美、王金荣、顾伟玲.嘉兴市低疟区疟疾流行病学特点与监测方法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4):403-405.

[2]林荣幸、潘波.广东疟疾联防区2004年监测结果与流行特点[J].热带医学杂志,2006,6(1):52-53.

[3]金小林、高琪、周华云等.江苏省淮河以北地区疟疾流行因素及流行特点[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8,20(4):307-308.

[4]林少杰.深圳市龙岗区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病学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6,33(3):312-313.

[5]王冬、马雅军.实验室条件下7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浸泡蚊帐后的效果比较.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5,32(1):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