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润物细、无声

贺华丽

河南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贺华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怎样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呢?可以通过以身作则、雷厉风行的垂范;可以通过旁征博引、举一反三的悉心讲授;可以通过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的教育指导;更可以通过作业评语,以温馨的叮咛润物无声……

一、真诚的话语给学生以信任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窥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扶持,还是厌弃……每个人窥测所得不同,其情绪也随之起伏而波动。所以教师的评语要满怀深情。学生一旦从评语中品出了鼓励和希望,他们会马上感奋起来,振作起来,花费数倍于教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比如我曾给一位写作吃力但却锲而不舍的学生写过这样一条评语:“在我的记忆里,你的写作功底并不是很厚实的,但从这学期的几篇文章来看,水平几乎是直线上升的……由最差到较差,再到中等—一这篇文章如果能克服详略不当的毛病,就可以列入中上等了……”红字评语写了整整一页,学生们争相传阅,这位学生更是为之感动,他很快将文章修改好又交了来。

二、鼓励的话语给学生以自信

一般来讲,有些学生基本功差,作文水平低,作为老师则“恨铁不成钢”,批改时批评、指责过多。本来一些学生对写作就有一种畏惧感,老师批评过多,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感,甚至破罐子破摔。有一位教育家认为:赞扬和批评的比例保持在表扬占80%—90%,批评占10—20%为好。那么我们给学生批改作文时,为什么不多指出优点,少谈点缺点呢?其实,你推心置腹,热情鼓励,他会认为你看的起他,信任他,从而充满自信,学习积极性大增。学生张丹的作文我这样批写:“这一篇和上一篇相比,进步较大。遣词造句熟练,语言富有表现力,议论画龙点睛,突出了主题。字若再工整些,则会锦上添花。”张丹在后来的作文中写道:“感谢老师,您的眼里,写满了鼓励,在我作文极差、字迹极糟的情况下,老师的话使我信心百倍。”

每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时,老师及时给以鼓励,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近你的作业比以前认真了”、“老师看到你的进步真为你高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学习方法会使你如虎添翼”等鼓励性的话语,会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三、赞赏的话语给学生以成功

评语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取材新,赏其立意深,赏其见解独到,赏其构思巧妙,赏其态度认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并品赏成功的喜悦。布鲁姆把学生受到激励去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称作“先决情感特点”,“赏”的目的就是力求将这种先决情感特点尽可能变成影响学生的一个主要变量。

有鉴于此,教师在作文评估中不能冷漠地纯客观地刻板鉴定和纯粹着眼于匡正的消极处理,而要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小至字词句,大至节段篇,并用笔写下大红的批语,如“此文立意深刻,从平凡中见出不平凡,表现了作者观察生活的深刻”,“构思巧妙,善于从课文中吸取营养,借鉴引申发挥……”“用此一字,以一目尽传精神”等。

当然这种赏识性的赞语亦不能言过其实。有时候,越是好文章越要提出高要求,使其既得到鼓励,又不自我陶醉。赏识性的评语能够产生奇妙的心理效应,请听一个学生的心声吧:“老师,虽然你的评语只有‘可喜’二字,但我看到它,心中极不平静,在后来的每次写作中每每暗下决心,不让这个‘可喜’被劣作冲淡。

四、优美典雅的词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一条好的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意,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如果教师的评语老是干巴巴的几句话,那是没有资格去指责学生的“语言欠生动”的,也没有资格要求学生对那一套老掉牙的话题表示兴趣和热心。写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事情,评语更应该严肃认真。所谓为人师表,就该在此有所体现。教师要求学生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文学色彩,自己就该在评语中为学生做出表率。有时引用古典诗文也能使评语显得典雅庄重。如对曾因自己下了功夫而未收到预期的效果,一度很苦恼的学生,写这样一则评语“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词),会增强他的信心。

评语,多么重要的一方天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受到的教育、感染、熏陶,不言而喻,当我们付出了心血、真诚和汗水,学生报答我们的将会是信任,是努力的学习、是成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在评语中给予学生关爱、真诚、鼓励、赞扬,你会看到这种思想方法所产生的巨大教育、教学效应。作文评语,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