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乐活动为载体,改革当前音乐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06-16
/ 3

以音乐活动为载体,改革当前音乐教育

翟剑生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活动教学也成了当前各门学科教学的热门话题。因此,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以此作为一项课题提出。其意图“不仅是干预到活动课程,而且力图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发展”。

音乐是人类借助特定的音响结构表现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段,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它的基本价值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等音乐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达到用音乐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使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活动”一词意为为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行动。可以这么说,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讲,活动有生产劳动、科学实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但是受年龄特点、社会阅历、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其活动的形式、目的有别于社会其他层面的人。它是一个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是一个能让学生在接受教育和参于学习中各方面不断得到提高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发展个性,完善自我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素质主要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活动结构决定人的素质结构,而人的素质水平则取决于个体参与活动的主体能动性。因此,关注音乐活动教学,已成为当前改革音乐教育的当务之急。

1.音乐活动可分为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等。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活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1音乐活动要具有愉悦性

课标提出音乐教学必须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充分体验到音乐所能带给他们的快乐、愉悦,并能让这份快乐与愉悦生成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接受音乐教育的动力。学生的兴趣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生活经验,来源于活动过程中不断获得的成功体验。因此,音乐活动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特点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1.2音乐活动要具有目的性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目标指向必须要明确,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是大目标,音乐活动的目标则是大目标下的子目标,一节音乐课教学目标也正是通过一个个子目标的完成而最终达到。不管活动内容多么重要,也不管活动形式怎样精彩,如果目标不明确或有悖于整节课的教学目标,那也只得“忍痛割爱了”。

1.3音乐活动要具有开放性

美国的托兰斯创造教育教授法是教师仅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信息,留有很大的空间或余地让学生自己推测结论,促使其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更应多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应该由学生通过聆听,体验实践而获得,这种对音乐的感受绝不是教师结论性华美的语言所能替代的。

1.4音乐活动要具有灵活性

获全国一等奖的《东北好》这节课应该说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典范课例,有很多音乐教师据此炮制出了许多诸如《新疆好》、《西藏好》、《凤阳好》等大同小异的姐妹课。我们有不少音乐教师一看到某种音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精彩,也就全然不顾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特点、年龄差异,知识水平的结构和本校实际,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来一个“仿真照搬”,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事后要么对别人的做法表示怀疑,要么自责技不如人。殊不知这其中的奥妙是另有文章,大有学问。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提炼、加工,才能为“我”所用。

1.5音乐活动要具有自主性

音乐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注重个性发展。我国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具体到我们的课堂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必须运用各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当前我们的教育提倡“人性化”,学生毕竟是一个个各具个性的人,我们要在音乐活动中殚思极虑,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自主参与,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而健康的张扬。要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6音乐活动要体现多元化意识。

音乐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是尽可能高的课堂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量。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追求教学活动目标的多元化,亦即音乐教学活动的“一石多鸟”。例如:我在教《新疆是个好地方》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

师:同学们,新疆有美丽的大草原,有又大又甜的哈密瓜,有晶莹鲜美的葡萄,有优美的舞蹈,有动听的歌曲……真是太美了,让我们坐上火车去看看吧!火车在行驶中会发出哪些声音呢?请你们运用人声、打击乐器或其它声音表现火车在行驶。

生:

鸣笛声:×——丨×——丨××丨×——丨

车轮声:××××××××丨××××××××丨××××××××丨××××××××丨

风声:×——丨×——丨×——丨×——丨

雨声:×——丨×——丨×——丨×——丨

其它:

这一音乐活动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目标:(1)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去新疆旅行的情境;(2)让学生探究音响;(3)在低年级对学生进行纯节奏的多声部启蒙;(4)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这又要求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关注教学活动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而且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它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能框架。

1.7音乐活动要具有有效性

音乐活动的实施必须追求极高的效度。因为音乐活动的效度直接影响到一节音乐课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这也是评价一节音乐课最直接最有效的标准之一。影响教学活动效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一:活动目标明确;其二:要求教师能把握学生的注意之门;其三:教师要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四:活动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必须生动有趣。

1.8音乐活动要具有发展性

当前音乐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观念,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多少个音乐家,而是要通过音乐课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不能仅停留在音乐基础知识的接受和基本技能的操练的层面上,而应该把目光投向学生长远的未来。

1.9音乐活动要具有创造性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固有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1.10音乐活动要体现人文性

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有必要体现一定的人文性,学生通过音乐学习,了解与之相关的其它姐妹艺术以及艺术以外的其它学科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借助音乐了解社会,了解历史,认识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11音乐活动必须具有音乐性

美育之所以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是由于艺术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着其它各学科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运用音乐的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不能从学科本位的一个极端走向“大杂烩”的另一个极端,不少教师为体现“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越走越远,最后完全脱离了音乐,我们应该本着“在其它学科教学中能解决的决不拿到音乐课堂上来操练”的原则去设计和实施音乐教学活动。

作为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延伸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在音乐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能让学生有用“武”之地,让学生在课外、校外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地发展。课外、校外音乐活动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技能、技巧和音乐素养。在加深扩大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接触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更丰富的体验;音乐课外、校外活动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对具有音乐才能和特长的学生应促其他充分发展,并培养他们成为课外音乐活动的积极分子和中坚力量。在课外、校外音乐活动中能让学生发挥各自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能力。那么课外、校外的音乐活动应该如何去开展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音乐课外校外活动要有组织性

2.1音乐课外,校外活动要有严密的组织性,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的开展必须目的明确,过程科学,方法恰当。音乐课外、校外活动充分利用音乐的娱乐功能,是一项经常性的群体性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觉纪律的有效途径,但是这些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要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活动积极安全高效地开展。

2.2音乐课外,校外活动要有一定的可行性

音乐课外、校外活动的开展必须做好活动前的充分准备,要对活动的开展进行细致调查研究,首先要考虑活动主体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是否齐全,活动开展的时机是否成熟,切忌不切实际,盲目开展,否则将适得其反,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2.3音乐课外、校外活动必须具有实践性、综合性。

音乐课外、校外活动拓宽了音乐教育的时空,活动要突出实践性与综合性的特点。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例如:结合特殊的节日,举行家庭音乐会,班级的小型联欢会,学校中型音乐会;校际间的大型文艺演出。这些活动学生需要依据个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水平精选作品,组织同学学习、排练、化妆、舞美设计、演出,或为诗朗诵配乐,或在学校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开辟“音乐专栏”。让学生去动脑酝酿、动手制作、动口播音,通过这些课外、校外活动,让学生以音乐学科为基点,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所获得的知识能得以内化,再现,从而再生出新的知识与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

以音乐活动为载体,改革当前音乐教育是一个崭新而又充满活力的课题,是音乐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与途径之一,我想: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如能对此引起重视并致力于此,这必将成为音乐教育改革中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