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防辐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防辐射价值

龚爱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介入科手术室161005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防辐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介入手术操作人员50例进行X线辐射剂量监测,对照组(n=20)采用基本的X线防护,观察组(n=30)采用综合性X线防护措施,研究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防辐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操作人员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在实行不同放保护措施后,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数量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X线防护用品可以减少手术操作人员的辐射量,对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损伤小,因此,在实行介入操作术时,操作人员要采取综合性X线防护用品对自己进行保护,减少辐射伤害。

关键词:X线防护用品;介入手术;防辐射;应用价值

在临床中介入手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备受广大患者的青睐[1]。临床实践发现80%的介入手术会涉及到X线机的使用,而X线对人体的损害较大,因此,有效的降低X线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伤害是全员的焦点问题[2]。本研究通过选取50例介入手术操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防辐射的应用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介入手术操作人员50例进行X线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将50例手术操作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30),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两组操作人员手术时间在1-2h之间,平均时间为1.2±0.5h,均使用同一X线机进行操作,操作前50例人员的血象指标在正常范围,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本的X线防护,包括铅玻璃屏防护、铅防护服、铅手套进行防护,观察组采用综合性X线防护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采用铅眼睛、铅面罩、铅围脖等防保护用品。在所有操作人员的头部、胸部等佩戴辐射剂量的监测牌,完成手术后,所有监测牌由专人统一进行回收,根据操作人员在未实行手术时抽取的静脉血的血象指标检测记录作为比较对象,将监测牌上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记录,并比较前后指标变化。

1.3观察指标

以两组操作人员的头部、胸部的辐射剂量、操作前后血象指标作为观察指标,分析应用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防辐射应用价值。

1.5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观察组操作人员头部和胸部的辐射剂量均比对照组操作人员的剂量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2.2两组操作人员操作前后血象指标变化

在操作前,两组操作人员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均没有差异,在实行不同放保护措施后,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数量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关文献表明,X线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X线可以透过人体引起细胞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反应,造成染色体发生改变,危害人的健康[3]。为了减少X线对人体的伤害,众学者经谈论研究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4]:①所有操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尽量缩短时间,减少辐射剂量。②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防保护知识的培训,并准备质量较好的防护用品。可见,优质的设备、高效的培训管理均可以减少X线对介入操作人员的伤害。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操作人员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在实行不同放保护措施后,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数量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采取综合性X线防护用品可以减少手术操作人员的辐射量,对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的损失小,因此,在实行介入操作术时,操作人员要采取综合性X线防护用品进行保护,减少对自己的伤害。

参考文献:

[1]刘代菊,周帮建,艾显淑.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防辐射的意义[J].重庆医学,2014,15(13):1579-1583.

[2]石建发.介入诊疗中散射线的防护价值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18(21):124-125.

[3]成君方,张翼,张丹枫,等.介入放射学综合防护措施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1,12(02):74-77.

[4]王猛,梁明,姚天明,等.综合手术救治方舱X线辐射防护措施的评价[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17(02):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