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问题指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1

声乐演唱问题指要

王学松

声乐表演艺术简称为“演唱”,即带表演的歌唱,表演与歌唱是它的两大要素。

对于声乐演员(歌手),涉及到演唱的问题,主要有下列几项。

一、演唱唱法的确定

目前我国声乐艺术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这三种唱法都有各自的演唱技巧、艺术风格、声音特色等等。所以歌手在决定演唱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确定自己是属于哪一种唱法,这就如同戏曲演员选择流派一样,例如京剧旦角,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条件与优长特点,在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或其他各派中任选一派。

二、演唱体裁的确定

歌曲的体裁就是歌曲的形式,主要包括民歌、艺术歌曲(根据诗人抒情诗谱写的歌曲;新创作的歌曲;歌剧咏叹调的选段)、歌剧、清唱剧、声乐套曲、声乐协奏曲等。前三种多见,后三种少见。

演员选择歌曲体裁,也要扬长避短,这就如同戏剧演员选择剧种一样,是演话剧、戏曲,还是演小品、哑剧,要选择一种或数种(兼演),歌手同样可以选择一种或数种(兼唱)。

三、演唱曲目的确定

唱法与体裁确定之后,就面临一个更为实际更为具体的问题了,这就是曲目的选定了。在曲目选择上,同样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与演出的需要而定。须注意的是:中外并重,不可偏废,那种认为中国歌曲不如外国好的观点,是不妥当的。

四、演唱歌曲的分析准备

对演唱歌曲的分析准备工作,就如同戏剧演员的“案头工作”一样,要对自己所要演唱的曲目进行逐项的分析研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演唱进行具体的构思设计,并对曲中的情感进行必要的体验。

对歌曲的分析,可分为词、曲两大方面:

1.对歌词的分析

其一是对词作者的生平、创作特点、本首歌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大概的了解。

其二是对歌词的主题有深刻的理解。

其三是对歌词的艺术风格有准确的把握。

2.对歌曲的分析

其一是对曲作者的生平、创作特点、本首歌曲反映的时代背景做大概的了解。

其二是对歌曲的艺术有准确的把握。

其三是对歌曲的演唱技巧与情绪、情感高潮胸有成竹。

五、演唱的艺术实施

这是演唱的具体进行过程。“养兵一日,用兵一时”,所有日常的知识积累、技能积聚、才气悟性、智力灵感,都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现出来。演出过程主要有三大要素:

1.进入“角色”,以情传情

一旦走上舞台,歌手就要像演员登台一样,立即甚至提前进入“角色”,把经过情感体验感受到的情感化为歌曲中人物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达给观众,以引起情感共鸣。一定要倾情投入,忘我“入戏”。

2.通过技巧,体现风格

歌手要通过精湛的演唱技巧,体现出歌曲的艺术风格。

演唱技巧主要有花腔、装饰音。花腔是抒情女高音中最纤细、最灵活的声部,音色华丽妩媚、婉转优美,音域可超过两个八度。花腔又有连音、顿音、颤音、快速走句顿音等;装饰音是男女声部都运用的技巧,是对旋律的某些音加以装饰,可使演唱委婉柔美、迂回起伏。常见的装饰音有倚音、波音、回音、颤音、滑音等。

3.表演到位,多元综合

表演成分在演唱中占有“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而表演的本身是多元综合的。其一是要会用眼睛表演,发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作用,眼睛要有神、有情,要会用眼睛同观众交流,千万不要“死羊眼”;其二是会用手,发挥手势是无声语言的作用,要通过双手的引、定、开、合、托等各种姿势,形成张弛有度、丰富多彩的表演姿态;其三是面部表情要丰富多变,口、眉、鼻、面部肌肉等,要同眼睛一起共同表演,充分表现喜、怒、哀、乐的各种感情。千万不要“一副脸”或“死脸子”;其四是形体动作要协调优美,男要健壮英气,女要端庄大方,不要“老抖”身子。同时要注意形神兼备,以形传神。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