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序贯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分析序贯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张明甫

张明甫

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医医院1505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序贯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分析指标影响。方法研究人员将对我医院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所接收的118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选定,并将这11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括患者59例,并且研究人员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对照组患者继续接受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改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然后对采取不同治疗手段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可知,观察组VAP、再插管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ICU的时间及有创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脱机时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除此之外,通过研究人员对两组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脱机时血压、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可显著减少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及合并症的发生,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患者预后。对临床治疗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序贯通气;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前言: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简称,在临床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医护人员通常采用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合理氧疗等手段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而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对于肺心病的死亡率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重,使得肺心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而对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死亡率高[1],因此,相关医护人员必须采取适当的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而械通气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并且在医学领域,已经有大量的文献研究去报道机械通气方法对于呼吸衰竭的治疗,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对这一研究进行实验与分析,并从中提炼出更适合我国人民身体状况的治疗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将对我院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所接收的患有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随机抽选11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样本,而对于患者的选的那个标准则是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COPD防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及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肺心病诊断标准来确定的。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人员要对118例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共包括患者59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65--86岁,平均年龄为(71.6+12.7)岁;观察组共包括患者59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共17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60--81岁,平均年龄为(68.4+7.8)岁。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可知,这些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均采用基础的治疗手段,基础治疗手段为抗感染治疗、解痉平喘及祛痰等常规治疗。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之外,在治疗开始期间,相关研究人员对两组患者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而在治疗期间出现PIC窗口后,相关研究人员将对对照组患者改用SIMV+PSV的方式继续对患者进行有创通气治疗;而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出现PIC窗口后则改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手段,并且在治疗期间,研究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对压力进行调节,直至患者在可以自主呼吸并能将自主呼吸保持在稳定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可以将BiPAP呼吸机进行撤离。

1.3指标观察

在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之后,相关研究人员要对患者的自身一些指标进行测定,并将这些测定的数据与治疗之前所测定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而所需要测定的数据一般为VAP、病死率、再插管率、ICU时间、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同期时间以及脱机时血压、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所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研究人员都会对其进行科学严谨的检测,并在对两组进行治疗完成后,也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将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来确定治疗是否有效。其中观察组的VAP、载插管率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经过分析可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观察组的ICU入住时间以及有创通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并且通过对其分析可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两组的脱机时间、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测定可知,两组患者都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对照组较观察组还是较高,并且经分析可知,两组患者的指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者常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酸碱紊乱,病情严重者因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出现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乃至心脏骤停,其中缺氧为核心问题。因此,对于治疗CPHD合并呼吸衰竭的关键因素在于采取氧疗,但是目前看来,氧疗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2],往往还需要通过辅助一些机械的作用才能更好的纠正顽固性低氧血症。而机械通气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并且早期的有创机械通气比如常规的气管插管不仅可以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通气障碍,还可以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从而有效的帮助患者将气道内的分泌物进行引出,从而改善患者呼吸疲劳的问题,而达到呼吸支持的目的。尽管有创机械通气有众多优点,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二重感染、气胸、气管食管瘘、撤机困难等问题的出现[3],从而对患者的治疗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就要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气管插管的时间,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上述不良并发症,也可以进一步的使患者减少对呼吸机的依赖,从而有效的提高治疗效率。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相关研究人员开创了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的治疗方法。而所谓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是指在对患者进行呼吸机治疗后,在没有达到拔管撤机的标准之前就对患者的呼吸机采取了撤机拔管的操作,并且随后对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治疗。而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这样的治疗手段对患者的生存率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效果,并且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等不良影响的出现也有着有效的降低。这在临床医学上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实用的价值的。

参考文献:

[1]祁风亮.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在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中临床效果[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4):613—614.

[2]梁智雄,胡松,罗琳.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16(6):306—307.

[3]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多中心研究协作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