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契机创设情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把握契机创设情境

杨军锋

杨军锋河北省隆尧县滏阳中学055350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其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力求使语文教学达到生动、互动、主动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把握契机创设有效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导课时进行情境创设

导课时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一种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优化师生、生生关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也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

精彩而富有感情的导语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产生探究文本的欲望。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心动”。在学习《土地的誓言》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段导语:“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一声声歌唱,凝聚了人们对土地的多少深情厚意!土地,母亲般亲切的名字,每每唤起你,就像母亲用那温柔的双手抚摸着我们、用那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我们一样;土地,你用你宽阔的胸怀养育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

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奋斗,对土地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会忘记,当年走投无路漂泊谋生的农人身怀的“家乡土”;人们不会忘记,蛰居海外的侨裔床头上珍藏的“乡井土”;人们不会忘记,“寸金桥”上的民众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誓与国土共存亡”的信念……岁月悠悠,能冲淡许多记忆,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的深沉与悲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土地的誓言》,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导课中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手段可以为学生创设语言新情境、问题新情境、视角新情境,如果我们在导课时巧设音乐、动画、录像、电影、游戏等,定会使学生爱听、爱看、兴趣盎然。

二、品读文章、诱发感慨,突破知识重难点时进行情境创设

每一节阅读教学中,不管多少总有教与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是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称之为难点,我们就不能企求一步到位,务必注意分散难点,不致于使学生望而却步,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要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教学过程的活动性、游戏性来创设教学情境,让活动充满课堂,使学生乐“动”。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原动力,探究是学生认知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整合,有利于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探究性的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出一种氛围。教学中要创新提问方式,通过设置多元点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讨论质疑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阅读教学中要在关键之处设疑,在模糊之处设疑,在易错之处设疑,在不同角度之处设疑,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比如,九年级下册的《鱼我所欲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对文章观点的理解上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有的同学说,生和义并不矛盾,想当初,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东山再起,最终复国;韩信受胯下之辱,最终成为一代名将;而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也就自己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面对课堂上这“异样的声音”,我就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展开争论。学生们在争论中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待双方唇枪舌战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再相机引导。这样的处理,不仅没有限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反而为学生的畅所欲语言提供了一个“场景”。

三、融入生活,当生活体验和文章相联系时进行情境创设

学生在情不自禁时会畅所欲言,在畅所欲言时会妙语连珠,在连珠的妙语中往往蕴含着许多发人深省的哲理,这种哲理来自学生的灵感。因此,课堂上要善于为学生畅所欲言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把文本或其他有关的材料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就能挑动起学生内心深处或兴奋、或伤感、或困惑的某一根神经,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们畅所欲言的欲望,于是一种情感的高潮便会在课堂上涌动,一种灵感的火花便会在课堂上燃亮。

在《初中语文经典读本》九年级上册有一篇《娘啊,我的疯子娘》,在学习本文之后,我及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自己读完文章后的感受,学生在课堂上越谈越投入,最后有几个学生的声音都变得哽咽了。学生畅谈自己感受时的精彩发言,不正是我们在课堂上所要追求的吗!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角度,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熟悉的、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素材,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加工与提炼,使之成为有序的、指向明确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发挥创设情境的最大效益。同时,任何事物过犹不及,课堂教学也不宜创设太多的情境,要留给学生静静思考、安心作业的时间。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成为学生再现和创造生活的精装版。所以,阅读教学中,可以是一场精彩的课本剧,可以是一次生动的模拟采访等,我们要因文制宜,巧妙设计,激活学生学习心理的潜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