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王海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论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王海宁

王海宁高宁

山东英大招投标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002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计价模式也在不断的完善,目前我国在我国发展较好的计价模式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能够实现对工程造价的较好的控制,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进行简单的论述,在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欲与管理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造价控制;造价管理

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念

工程量清单指的是拟建工程的各个工程项目分布以及管理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定费用以及税金等明细清单。是根据我国《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及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而制定的,依照的依据为同一的项目编码、名称、特征、单位、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中包括了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等。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投标人根据招标人所提供出的实物工程量清单结合目前工程现状和市场实际情况,在考量风险等各方面因素之后提出的包括成本、利润的综合单价。进而形成招标人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全部费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工料计价的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单价与定额工料的单价有着明显的不同。

工程量清单在招标文件中属于十分重要的部分,其规定了招标人在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时候一定要项目编码、名称以及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进行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模式通过这种统一规范建筑项目计价方法的方式来实现对计价行为的规范。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为了做好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应从建筑工程的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四个阶段进行。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

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要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下面笔者就针对不同阶段来谈一下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

首先来说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限额设计,根据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对一些不必要的支出进行降低,使得设计出来的方案更加富有经济性。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工程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之下,采用更为节省的工程规模和标准,能够使得设计方案更加经济合理。除此之外,在设计工作结束之后,项目的法定人员一定要根据专业人员的要求进行设计成果的审查,通过加强图纸设计审查的力度,从而对设计图纸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避免,进而实现对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提升。除此之外,通过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能够降低设计变更风险,从而降低工程的索赔额度,进而实现更好的工程造价控制。

其次为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为了做好施工工程投标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应主要从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格准备,合同三个方面进行设立。

应结合实际施工现场,确保对正确客观性的描述,防止发生工程索赔,从而将成本控制的风险降至最低。如果施工队缺乏项目清查能力,有必要聘请专业组织及相关人员进行科学准备,以最大限度地进行科学准确的准备,从而降低库存质量风险。同时,由于业主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所以如果投标人有任何疑问,可以在书面上更好地提出问题,提示招标重新检查和纠正数量。如果建设项目确定了获奖单位,只有在设计变更的情况下才能调整数量单,进一步提高项目完工量的质量,为项目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在施工项目招标过程中,招标控制价格是项目投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评估,校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施工单位掌握信息源项目成本,招标控制价格应编制目标公正反映当前建筑市场水平,项目成本管理人员应根据当前定价标准,施工方案,现场环境因素,期限等方面严格控制控制价格,控制价格合理,影响项目成本。通过招标比赛,业主可以选择首选承包商,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以工程量清单编制模式为基础的施工合同主要包括固定单价和固定价格合同,确保合同履约合理,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也可以更好地分担合同风险。一般情况下,如果项目规模比较大,应签订固定价格合同,如果项目技术规模小,施工期短,应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在此基础上,还应将招标变更,遗漏,Q&A的工作以及补充和查询的订单都包含在合同部分,特别是在签订的合同中,应注意合同中约定的哪种结算模式,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指出一些具体项目按照工程量或总价格结算。

第三,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上需要针对其特征入手进行管控,要保障造价控制策略要具有阶段性、组织性、技术性、经济性。下面笔者就对不同的控制特性进行简单的论述和分析。

(1)造价控制策略的阶段性

造价控制策略可以大致分为六个阶段,第一是工程计量阶段;第二是复核付款阶段;第三是工程变更防治阶段;第四是索赔处理阶段;第五是实际值与计划值的数据处理阶段;第六为工程实际资金的使用计划调整阶段。通过对上述六个阶段来进行论述,从而保障造价控制能够取得更好的提升。

(2)造价控制策略的组织性

在组织性控制策略的制定上,我们一定要严格的建立起良好的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要根据组织的具体分工将其落实到造价控制人员之中,并根据其任务和职能进行分工。我们还需要对造价控制计划和工作流程进行严格的编制,并保障其科学性。为了提高施工阶段经济的良好控制,可以聘请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人员进行分析。

(3)造价控制策略的技术性。

对于造价控制的技术性而言,要从着力于控制设计变更入手,一旦发生变更问题就需要在变更前做好技术经济分析。还要对工程项目设计的方案进行改进,深入的挖掘成本和造价控制的潜力。

(4)造价控制策略的经济性。

对于其经济性而言,我们首先要从编制出合理的工程资金使用计划书来进行处理,通过对成本进行分解,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良好控制。通过加强工程剂量工作来做好工程付款单的复核工作。进而实现对施工全程的良好控制和跟进,在通过对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上对其中存在的差额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的进行纠正。

第四为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完成项目结算的过程中,应着重分析合同签订的数量定价模式清算单,然后确定结算审计方案。如果签订固定价格合同,审计师必须对投标价格进行合规审核,而不考虑承包商的价格风险。另外作为审查人员,在完成项目结算工作完成后,项目应更改签证和相应的详细检查清单,明确属于合同内外的哪一部分,定价范围,有效加强项目审查签证施工阶段。

结语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我们一定要做好动态控制工作。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条件下我们要对各个阶段的造价目标进行明确,从而寻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武田艳,程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业主的造价控制与管理[J].中国勘察设计,2009,(02):53-54.[2017-08-16].

[2]张琳.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3]王瑞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公路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

[4]路晓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周景阳.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