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青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1-21
/ 2

浅论青春

王升

关键词:寻觅的精神;青春作赋;重返青春

考察个体的人的生命之途,从生到死,了了不过百年,而以青春期命名的青春更是短暂,但是,生命精神在此时期却迸射出耀眼的光芒,炽烈燃烧,划过生命的时空。青春是生命的象征和隐喻。本文把青春看作文本,尝试以美学的利刃剖析青春。

一、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

后来,

我的钥匙丢了。

心灵,苦难的心灵,

不愿再流浪了,

我想回家,

打开抽屉、翻一翻我儿童时代的画片,

还看一看那夹在书页里的

翠绿的三叶草。

而且,

我还想打开书橱,

取出一本《海涅歌谣》

我要去约会,

我向她举起这本书,

做为我向蓝天发出的

爱情的信号。

这一切,

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天,又开始下雨,

我的钥匙啊,

你躺在哪里?

我想风雨腐蚀了你,

你已经锈迹斑斑了。

不,我不那样认为,

我要顽强地寻找,

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

太阳啊,

你看见了我的钥匙了吗?

愿你的光芒,

为它热烈地照耀。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丢失了的,

我都在认真思考。

1979年12月——1980年8月

梁小斌作的这首《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表达了一代青年在文革后失去精神皈依、沦丧意义追求之后,不甘自暴自弃,努力找回失去的精神密钥的寻找姿态。诗歌以无辜的语调缓缓向一个有着巨大外延和模糊性的对象倾诉:“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接着诗人叙述了丢失的缘起和经过:“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钥匙在青春的疯狂与欢叫中失落在街头的某个角落。青春是一个浪子,疯狂的浪子。然而“浪子回头金不换”。“即使青春是一种错误,也是一种迅速得到纠正的错误。”(歌德)当最初的生命盲动过后,“规矩虚位”,“反对方法”的叛逆带来的是心灵的虚空,是“上帝死了”之后的彷徨和恐惧。于是,“心灵,苦难的心灵,不愿再流浪了,”它要找回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找到一个“心宅”安置自己的,找到打开心灵世界的“钥匙”。这把钥匙所能开启的在“心宅”是个怎样的所在呢?是三叶草所象征的美好童年,是《海涅歌谣》隐喻的爱情,是真理,是善良,是美丽,是幸福,是世界上本属于青春的一切和所有。于是,带着重新找回丢掉的钥匙的执着信念,青春开始了一次次顽强的寻找。尽管“人类不可能找到绝对真理,因为它是超越于每个人的具体思维的。——因为它根本不构成一种视角”,但是,这种由疯狂到迷茫再到寻觅的执著姿态和精神意向却令人肃然起敬,青春的美学由此走到了田野上,东张西望,上下求索,开始了“在路上”“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行走史。

二、

诸葛亮舌战群儒时说:“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为了说服江东君臣,实在是轻看了“青春作赋”的美学意义。“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赋,铺张扬厉,气势雄健,洋洋洒洒。青春之赋,应该是生命文本的大创制,是一切彰显发挥青春精神的文体总称。它们正是与青春的美学特质相一致。青春,本是指草木茂盛呈青葱色的春天,天人合一,取自然之景象以喻人的生命的某个阶段,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青春,“生气远出,不著死灰”,正是以诗性眼光、诗性思维吟诗作赋的生命外向阶段,把生命的热度和光辉发挥得淋漓尽致,是青春的热烈之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作赋,也是青春的创造。青春不只有破坏旧体制,打破一切束缚的反抗性,更有一种建设新世界的责任感。于是,在青春的旗帜之下,激情、冲动、生气、活力统统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打破一个束缚人的灵魂的旧世界的种种框架,是解放自己获得自由的“形而放学”,是一次次“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胆大包“天”,也是一次次“我才之多少,将于风云并驱”的不朽贡献。诗仙李白,是青春精神的化身,他以其狂放不羁的诗性创造,留给人们以永恒的青春形象和审美感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青春作赋显示的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自负和自信之青春精神,恃才又傲物。

三、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韶华易逝。这更可以理解为对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深刻焦虑。有人说唯有生命和青春对于人是最重要的。因为青春是生命精神的象征,青春是葱茏的生气灌注,人们不愿也不甘心过早的老去,失去最宝贵的青春。因此,人总是想尽种种办法挽留住青春,这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渴望。于是,古代的帝王几乎都试图寻找灵丹妙药让自己长生不老,龙颜永驻。十分有意味的是,他们想挽留住的生命阶段肯定不是老态腐朽形如槁木的老年,而一定是活力四射的青春。“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喊出了帝王对青春的魂牵梦绕和苦苦以求。重返青春的企图是人类永恒的梦想。

与帝王们纷纷破灭的重返青春梦不同的是,年过古稀的浮士德却不惜以自己的灵魂为赌注,重获了因为皓首穷经于书斋而一度错失过的青春,变成了一位处处散发出青春活力的美男子。之后青春的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享受爱情,参与政治,追求古典美,建功立业,“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最终发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的惊叹而死去之后魂归天堂这一最完美的归宿。显而易见,浮士德实现了重获青春的理想。这是歌德的良苦用心,是全人类美好愿望的体现。

“只要人心活着,青春总有来时。”浮士德重返青春的成功是人类青春梦想的象征,与其说是重返青春的行动,不如说是灵魂不断否定衰老的过去的努力和挣扎。他的成功给我们担心青春易逝的焦虑以温暖的安慰,只要我们的心灵和灵魂不甘沉沦,只要我们还记得去反抗衰老,只要我们有一颗青春的心灵,即使白发垂髫,青春也会永驻。

参考文献:

[1]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J].诗刊,2000,(08)

[2](德)歌德.浮士德[M].人民文学出版社,郭沫若译,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