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持续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

刘一勤周厚菊

刘一勤周厚菊(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434020)

【中图分类号】R7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219-02

【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后持续胎心监护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448例足月临产孕妇,入产房宫口扩张3cm后常规采取外监测法行持续胎心监护。结果448例孕妇中发现重度变异减速及频发晚期减速51例,发生在活跃期40例(79%),均及时改行急诊剖宫产,第二产程11例(21%),其中5例行剖宫产术,6例行阴道助产,无新生儿重度窒息,轻度窒息5例,全部复苏成功,无围产儿死亡。结论对进入活跃期的孕妇进行持续胎心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早处理,可有效避免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

【关键词】胎心监护胎儿

胎心监护仪以走纸或字式的形式对胎心率进行监测,可以连续观察胎心率,并且可同时测出宫缩压力。我院近年来,把胎儿监护仪用于产程连续监测,即产妇进入活跃期宫口扩张3cm以上,给予胎儿监护仪监护直至胎儿娩出,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产科质量方面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及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足月分娩的孕妇,均为单胎头位,骨盆无异常,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

1.2仪器和方法我院采用深圳理邦公司F6胎心监护系统,孕妇宫口扩张3cm后,将姓名、年龄、住院号、孕周输入电脑,然后将胎心探头置于胎心音最强处,宫缩探头置于工地下2横指处,屏幕可显示胎心率及宫缩压力,监护至胎儿娩出为止。为避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产妇均取左侧卧位30°,由助产士专人守护。

1.3判断标准胎心率无变化、胎心率早期加速及轻度变异减速经吸氧、改变体位好转者均属正常范围。胎心率图形为重度变异减速(胎心率下降≥60/min,减速时间≥60s)或频发晚期减速者(出现率超过全部宫缩的20%,或连续出现3次以上晚期减速),视为异常图形,提示胎儿宫内缺氧,不宜耐受宫缩,

2、结果

在448例监护中,因重度变异减速及频发晚期减速而行急诊剖宫产者,活跃期40例,第二产程11例,剖宫产率为10.1%,无新生儿重度窒息,轻度窒息5例,全部复苏成功,分娩后见脐带绕颈45例,宫内生长受限3例,羊水过少3例。

3、讨论

目前,产前监测胎儿的方法很多,但其准确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假性结果也占有相当比例,假阳性结果导致医生过度诊断并增加不必要的手术干预,假阴性结果失从韩服失去了治疗和抢救的机会。有学者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产前监测方法本身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不够,不能准确的反应胎儿的实际状况[1],临产后子宫收缩可降低子宫胎盘循环血量,脐带受到压迫或牵拉刺激时均易影响脐带血流,任何影响母胎间供给的因素均可引起胎心变化。如胎盘功能不良、脐带异常、宫缩异常等,均可影响胎心出现异常监护图形[2],每一次宫缩胎儿都要接受一次缺氧考验,尤其第二产程是胎儿发生酸中毒的最危险时期,此时由于宫缩加强,脐带受压牵拉,抬头旋转、下降及受挤压等原因使胎心发生异常改变,持续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给予相应处理,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资料显示,从临床诊断胎儿窘迫到分娩时间2h,2h~6h,10h,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5.65%,29.63%,42.86%[3],本文胎心监护异常51例中,45例剖宫产手术及6例阴道助产的新生儿无一例发生重度窒息,所以当监护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时及时手术并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率。

对有条件的医院,分娩过程中进行全产程持续胎心监护,使医护人员能够直观、动态、及时地了解胎儿宫内安危,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有重要价值。

3.1优点

3.1.1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逐渐增强,使用产时连续性电子胎心监护,可以尽早发现胎儿缺氧,尽早采取相关医护措施,改善缺氧状况,减少出生婴儿窒息率,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3.1.2缓解产妇紧张心理让产妇及家属连续听到腹中宝宝的心跳声,使产妇安心、放心,并且可以使其产生强烈责任感,更好的配合医疗护理。

3.1.3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强度医护人员不必定时听胎心,只要观察屏幕显示的胎心数字及宫缩压力来进行工作,既准确又节省人力。

3.1.4提高助产士的业务知识水平由于电子胎儿监护仪专科性较强,使用频率高,监测结果与胎儿有密切关系,这就迫使每个助产士都必须具备使用监护仪和判断监护结果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尽早处理或通知医师,提高护理专业的自主性。

3.2缺点固定带引起的不适由于弹性皮带,产妇不能随心所欲的活动,只能适当变换体位,加上皮带对腹部的压力,均能使产妇产生一些不适感。

参考文献

[1]刘庸.胎儿监测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2):67.

[2]阎仁英.中华围产医学论文集(阎桂香31例死胎死产孕期胎心监护的回顾分析).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07-72.

[3]郑楚銮,胎儿窘迫的诊断指标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