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基于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刘倩章广云肖莹莹符梦雪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安徽淮南232007)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形式的护理干预来进行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达到提高其生存质量的最终目标。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随访的居家腹膜18透析患者例,分成网络组和对照组,在腹膜透析随访标准的基础上开辟网络互动平台,利用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将疾病相关自我管理知识传递给患者,在线及时解决问题。结果:两组腹膜透析患者在随访期间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依从性有一定差异,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腹膜透析;互联网;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257-02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腹膜作为半透膜,以腹腔作为交换空间,通过弥散和对流的作用,清除体内过多水分、代谢产物和毒素,达到血液净化、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技术[1]。由于是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腹膜炎、漂管、透析不充分等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导致治疗失败,最终退出腹膜透析。[2]为了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治疗,确保透析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16年3月创建微信群,将现代互联网的教育模式运用到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管理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1年至今在我科腹膜透析的患者16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1人,运用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为网络组8人和对照组8人。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且已接受腹膜替代治疗的出院患者③有一定手机操作能力及上网搜索信息能力;④自愿加入信息沟通管理群。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语言、认知障碍患者(2)有失明、耳聋等残疾患者(3)严重的心脏、肝功能障碍等合并症患者(4)经网络知识培训后不达标者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随访,既定期门诊随访及专科护士的电话随访,随访频率为首次置管的患者出院后两周至一个月门诊完成首次回访,病情稳定的患者每1~3月随访一次,不稳定的患者随时随访或住院治疗。网络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互联网的模式建立微信群,通过上传腹透相关知识和信息,及时在线解答问题,发布信息,提供医、护、患交流的平台。现微信群有腹膜透析患者8人,管理员为我科护士长及腹透专科护士,

1.3评价指标

采用SF-36生活质量表调查表及自行设计患者依从性问卷调查表,依从性调查表内容涉及患者的基本信息、家庭环境、生活习惯、操作准备、相关并发症、营养及运动及复诊依从性等问题,对纳入研究对象后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及两组干预效果比较,结果如下:

1.4结果

生活质量调查表患者依从性问卷调查表

改善前后数据对比改善前后数据对比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网络组在生活质量及依从性方面有很多的改善。

3.讨论

3.1目前国内外腹膜透析患者随访模式

腹膜透析是一种有效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办法,目前全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总数为12万[3],部分发达国家可以提供护士上门服务和规律性的家庭访视,并将其纳入医保内;在法国,由于保险制度已经能够提供对上门服务的支持,普及程度明显高于我国,新近法国的一项研究提示,对于使用腹膜透析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完全由家庭成员护理的人群,其腹膜炎发生率甚至低于由经腹膜透析中心培训的私人护士上门服务的人群,而当腹膜透析中心开始进行规律的家庭访视计划并当面对护士进行再教育之后,这种情况才有所逆转.目前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模式主要是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针对腹膜透析新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长期卧床不方便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国内很多医院缺乏有效的门诊随访管理,患者来随访完全处于遵守医院的自觉性,而造成患者出现身体不适或病情变化才来医院,耽误了病情,也缩短了患者的寿命和降低了患者的透析质量,治疗的退出率高。[4]但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家庭经济、家庭人员支持度、患者的医保、家庭与医院距离等使患者不能进行按时随访。

3.2互联网的健康教育模式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覆盖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思维也或多或少地渗入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引领思想、引导行为、指导工作作用。因此,互联网思维不仅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极为广阔的外延[5]。web2.0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由于网络的聚合作用不断滋生出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以“微内容”的传播、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因顺应新的媒介环境而备受推崇。互联网信息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借助微信等沟通手段加强与患者沟通,建立平等、互助、开放的医患沟通信任平台,传达准确的医疗信息,规范腹透透析患者健康管理,减少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从而能够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3.3问题及展望

在享受现代化网络通讯便捷的同时,有些问题仍需注意,比如:(1)有些隐私是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只向医务人员公开的,不愿别人知道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或私有领域,未经患者许可、授权、不得将其疾病及相关隐私信息传播给他人;患者入群时需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对有些不愿透露信息的患者给予私聊,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2)医务人员上班繁忙,无法经常查看聊天记录,不能及时回复QQ及微信群,通常班外时间回复居多,造成不关心患者的假象。(3)与患者的交流解答留下书面证据,可能为今后的医疗纠纷留下隐患。(4)不分患者因经济、文化程度、对新事物不能较快的理解和掌握等原因,无法感受现代通讯网络技术为我们带来的快捷。在将来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数据支持,了解腹透各方面的数据结果,增加QQ群及微信群的参与人数,使互联网的教育模式更好的运用到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管理中。

【参考文献】

[1]陈香美.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

[2]汪涛.腹膜透析现状[J].医师进修杂志,2002.25(2):13.

[3]汪涛.持续性质量改进(CPI)在腹膜透析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06.5(3):121-122.

[4]张蓓茹张静娟于悦等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依从性及其对腹膜透析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11):2100-2105.

[5]谭天.“互联网思维”深受推崇背后[M].人民论坛,热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