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德育卡片”促进养成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1

巧用“德育卡片”促进养成教育

孙维防

孙维防(宁阳县第十二中学,山东泰安271400)

教育要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校的养成教育坚持从小事做起,从每天做起,从每名学生做起的原则,将学生每日的思想表现、行为举止、学习活动、生活秩序等进行全程、全员性评价。通过天天评价、周周表扬、月月汇总,记入学生德育卡片,让小小卡片伴随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养成教育目标的落实。

一、每日行为习惯评价

学生行为习惯每日检查量化由班长负责分工,由班干部负责检查量化。每天汇总一次,每周二上交统计员。值日班长的扣分情况,由值日班长报告后交班长转统计员。德育处每日检查、各年级每日检查,由班长安排专人到学校宣传栏抄写,分解到责任学生。凡被扣分的学生必写说明书,上交德育处备查。任何检查必须由被查学生的签字认可,否则无效。

二、每周行为习惯评价

1.学校周周评先进(红旗班级)

学校各处室根据每日检查、专项检查、好人好事登记等情况,每周确定先进班级,发布喜报,张贴于教室内宣传栏,在班级门口张贴红旗一面。

2.年级周周评先进(红星班级)

各个年级根据每周对班级的评价结果,每周确定先进班级,发布喜报,张贴于教室宣传栏,在班级门口张贴红星一枚。凡获得一面红星的班级的所有同学加分,以示奖励。

3.班主任周周评选先进小组(红旗组)

班主任定时联系任课教师,调查班级各科学习状况,根据任课教师评价结果,评价各个学习小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向合作小组发喜报,张贴于教室宣传栏。凡获得先进合作小组的同学加分,以示奖励。

4.班委会(学习委员)周周评选明星学生

班委会(学习委员)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评选明星学生。凡获得明星称号的同学加分,以示奖励。

5.学校进行各种评比活动

凡是获奖的同学都要在德育卡中得到体现,并给予相应的分数。

三、每月进行总结和反馈

1.学生自评

通过学生自评,目的就是让学生吸收内化学校的养成教育要求,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理念。

2.学生互评

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对某学生进行评议。通过学生他评,让每个学生感到置身于全体同学的视野之内,从而严格律己,逐渐形成好的习惯。

3.班主任评

由班主任针对养成教育目标,通过观察每位同学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评语式评价。

4.逐级评选

学校评选先进年级,年级评选先进班级,德育处评选文明宿舍,利用旗下讲话流动红旗,在教室内悬挂。

5.评选班级学月之星

根据明星学生评比结果及积分情况,参加班级学月之星评。

四、学期末进行评价和奖励

1.学期末班主任进行评语式评价

班主任通过平常的观察、了解,针对学生习惯养成的进步情况和在养成教育活动中的表现,给学生恰当的评语,及时肯定学生的养成教育成绩,肯定学生的进步,给以学生恰当的发展性指导和评价。

2.学期末家长评语

在学期末由学生家长对学生表现进行评语式评价。

3.学期末学校奖励

根据学校评优方案,进行各类评优活动,颁发证书,进行奖励。

五、学年末根据德育卡片累积得分,评出优秀、良好、及格,填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德育需要评价,但评价不能单独使用分数,需要做加减法,更需要辩证法。

学校把每日行为习惯检查作为基础性管理,把每周行为习惯评价作为综合性管理,并实施加分管理,实施教师人性化的柔性外控机制和学生自主化的内控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实践身边的道德细节。这样做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自主管理能力,体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