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高孟亮1孙海燕2王谦军2孙家树2宋元进2

高孟亮1孙海燕2(通讯作者)王谦军2孙家树2宋元进2王英胜2楚超2

(1潍坊医学院在读研究生山东潍坊261021;2解放军第89医院脊柱外科山东潍坊261021)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与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89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6、7月两个月收治的3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下腰痛JOA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是否享有保险、文化程度、疼痛时间等社会心理因素进行调查,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水平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文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享有保险患者与未享有保险患者的疼痛水平与焦虑、抑郁水平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及患者享有保险可以影响患者疼痛水平;患者病程与患者疼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社会心理因素焦虑抑郁保险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027-02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疼痛定义为“由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对此类损伤的描述,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该定义清楚的指出,疼痛是主观的。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众多社会心理因素也能影响患者疼痛程度,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基本资料,得出了一些影响患者疼痛程度社会心理因素的一些初步结论。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取本院收住院的诊断明确因腰椎间盘突出需手术治疗的30名患者,该30位患者腰椎间盘突出责任节段都为腰4/5间隙,突出程度相近。其中男18例,年龄21-53岁(20-29岁4例,30-39岁6例,40-49岁5例,50-59岁3例),平均37.8岁,女12例,年龄18-57岁(18岁2例,30-39岁2例,40-49岁7岁,50-59岁1例),平均39.5岁;专科文化程度5例,高中文化程度6例,初中文化程度15例,小学文化程度4例。享有保险患者14例。

1.2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与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所选患者均为相同节段,突出程度在腰椎MRI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主要相关评定量表主要包括(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下腰痛JOA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等。

1.3统计学方法30例LDH患者全部进入统计学分析,中间无一例脱落。采用SPSS11.7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抑郁自评量表得分≥50分9例,焦虑自评量表得分≥50分8例,VAS评分1-3分2例,4-6分12例,7-10分16例。

表1根据患者学历不同患者各项评分对比

将A、B、C三组进行统计分析后,A组与B组结果各项结果P<0.05,A组与C组各项结果P<0.05,但B组与C组P>0.05。也就是说,A组与B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无统计学意义。

2.2本组患者中享有保险14例,未享有保险16例。

表2患者是否享有保险与疼痛程度相关性

本研究表明,患者疼痛水平受患者是否享有保险这一社会因素影响,患者是否享有保险可影响患者焦虑、抑郁水平。

2.3表3患者疼痛程度与性别、年龄、职业的相关性

该结果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与性别、年龄、职业无明显相关性。

2.4患者病程以月为单位,将患者VAS评分与患者病程时间进行直线相关分析,无法计算R值及P值,表明患者病程与患者疼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3讨论

3.1根据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主观的,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与CLBP发生、发展及预后有较高的相关性[1-2]。本研究分析统计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与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本研究主要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职业、性别、抑郁、焦虑程度、是否享有保险,学历、病程等。结果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可影响患者疼痛程度,而高中学历与初中学历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而与小学学历患者相比,无明显相关性,这可能与患者自身对疼痛的认识有关,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态度、认识、预期及应对策略都会有所不同,因此他们的疼痛也不相同,这与王大兴[3]等研究下腰痛疼痛与患者文化程度成负相关,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研究。疼痛程度与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这与Latza[4]等结论也相同。

3.2许多心理学定律也适用于解释疼痛的发生,许多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因素影响着疼痛的表达,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主要以下三种机制[5]可以影响患者痛感受的心理因素:操作式学习机制、应答式学习机制和社会学习机制,尤其是社会学习机制,通过实验室对照研究意义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社会学习机制对于痛感觉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疼痛刺激引起的身体反应会因观察别人的疼痛过程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应根据这三种学习机制来实现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疼痛病人最容易发生条件化的情绪反应是焦虑,焦虑往往能导致回避产生,往往使患者无从知道许多情况是否会产生疼痛,因此采取回避状态。

3.3通过研究证实,抑郁和焦虑情绪是CLBP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反应,它对CLBP的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的影响越来越大。焦虑和抑郁也被疼痛患者最常见的两种负面情绪,也有研究表明,愤怒也越来越受重视在慢性痛患者负面情绪中,愤怒的主要来自于疼痛强度、挫折感和痛行为、反复治疗失败、对老板、保险公司、医务人员、家庭成员的不满等,而具体病因还不明确,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到患者愤怒的情绪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随着社会-心理-生物这一医学模式的不断被重视,每一位患者具有不同社会环境,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生理的、心理社会的以及行为因素在痛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慢性痛患者的心理因素作用,使患者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使患者不断改变自身的认识和行为,帮助患者实现功能重建,努力消除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实现患者个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

[1]WeinerDK,RudyTE,MorrowL,eta1.Therelationshipbetweenpainneuropsychologicalperformance,andphysicalfunctionincommunity—dwellingolderadultswithchroniclowbackpain[J].PainMed,2006,7(1):60—70.

[2]汪敏,吴建贤.腰痛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5):473—475.

[3]王大兴,解京明等.退变性慢性下腰痛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2(14):442—445.

[4]LatzaU,KohlmannT,DeckR,eta1.Influenceofoccupationalfactoroftherelationbetweenstatusandself—reportedbackpaininapopulation—basedsampleofGermanadultswithbackpain[J].Spine,2000,25(11):1390—1397.

[5]樊碧发,主译.疼痛医学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