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师学困生转化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浅谈中师学困生转化工作

方敏

广西省岑溪市中等师范学校方敏

摘要:近年来,中专幼师生的招生人数和生源质量都有下降的趋势,很多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好的的学生,尤其是数学成绩好的毕业生都选择了就读高中。因此,选择幼师的学生相当数量是数学方面的“学困生”。如此一来,如何进一步提高幼师学生的数学成绩,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就摆在我们中专幼师数学教师的面前。

关键词:幼师学困生

一、幼师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分析

1.内部原因

(1)由于职业特点和专业特点所限,选择幼师学校就读的大部分是女生。而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女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男生略差,在数学科目中表现最为明显和强烈,具体表现为:运算速度慢、作图能力弱、推理能力差等。这直接影响了她们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2)学习意志不强。学习意志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学习成绩有着很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为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使得其与其他学科学起来困难得多,因此,要学好数学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是必不可少的。而幼师专业的学生往往缺少的正是这些,一遇到较难的题目或者失败过一两次的题目就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产生厌学、弃学的念头。

(3)思想上的误区。经研究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幼师专业的学生对数学科目不重视,轻视数学课,重视理论和技能课。认为数学课可上可不上,数学成绩不好也无关紧要。只要把技能课上好,能说会画,能弹能跳就“万事大吉”。

(4)不当的学习方法及习惯。学困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被动。他们只重视知识结论,生搬硬套,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下。学困生不良的学习态度的产生和形成,往往是由于在学习中因多次失败和挫折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的结果,渐渐在他们心理上形成了“学习即痛苦”的情绪反应,学习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取而代之的是消极和被动。

2.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究其原因,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家长,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但研究发现很多学困生的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甚至漠不关心,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的家长陋习缠身……久而久之,孩子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不端正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另外,家庭里的突发事件,如;父母离异等,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担,致使对学习丧失信心,成绩自然一落千丈。

(2)社会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观也在向西方文化靠拢。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腐蚀着学生的心灵。

(3)学校因素。作为培养幼师的专门机构,幼师学校的教材及教学内容都应该为学生量身定制,而目前幼师学校的教学现状却恰恰相反;幼师学校的数学科目教材大都是普通高中的数学教材,书本内容与幼师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及生活联系性不强,同时教学内容与学校规定的课时严重脱钩,学生无法深入学习数学课本知识。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以上我们讲述了幼师专业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好转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我们幼师专业数学教师彻底转变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1.数学教师要转变思想,端正认识,纠正学生对数学科目的不正确认识。

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端正好自己及学生对数学科目的认识,从思想上摆正对数学科目的“轻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其认识到:当今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高质量要求,说到底是对幼儿教师高素质的要求。幼儿教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不断改革的形势,教师还应具备不断地进行专业化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而要对幼儿施以科学的数学启蒙教育,幼儿教师更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数学素养。

2.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都是相当的,幼教专业的学生也一样,学困生与优秀生智商方面也没有太大差异。而在非智力因素:意志力、自信心、耐心、情感方面却有显著的差异。学困生普遍意志力不强,自信心缺失,自卑,没有耐性。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理解、信任和尊重。不应一味地批评,要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其自信心及学习的积极性。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平易近人,课下放下教师的身份和架子,走进学生当中去,与他们谈心、聊天,一起参加活动等。这样,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老师,爱屋及乌,从而也喜欢上老师所任的科目。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不能施行“一刀切”,尤其是数学科目的教学,不能只为优秀生而安排教学内容和计划。我在具体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评价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困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带动下,对数学的困惑逐步减少,对学习数学也有了自信心。

5.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只有使学困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联系,协调一致,才能真正学好数学,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理解并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自己学习和灵活应用各种数学知识的能力。

实践表明,数学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和外部影响因素,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数学教育真正体现为品格意志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幼师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