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阻生牙小切口拔除术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52例阻生牙小切口拔除术临床分析

张海彬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157013)

【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拔除术治疗阻生牙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52例阻生牙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切口拔除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拔除术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5±4.5)min,术后出血率为3.85%,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1.5±8.5)min,术后出血率为15.38%,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阻生牙患者采用小切口拔除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创伤性小和出血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8-042-01

阻生牙是临床口腔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常见且比较多发的阻生牙是下颌第3磨牙,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牙龈发炎、疼痛、脸颊肿胀、口臭或张口困难等,并易造成颌骨脓肿、牙周发炎等各种并发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1]。临床对阻生牙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拔除,传统的手术拔除方法是采用大切口拔除,易造成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随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小切口拔除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下面本文就我院52例阻生牙患者进行传统大切口拔除术和小切口拔除术治疗的对比和分析,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52例阻生牙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30.5±4.2)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8-41岁,平均年龄(29.5±3.7)岁;两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先进行口腔清洁和消毒,再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术前麻醉,之后开始行手术拔除术。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大切口拔除术治疗,切口进刀位置在临近第2磨牙远中面1.5至2厘米的位置,一直切入并向脸颊方向切开,顺沿牙龈边缘一直切入,并直至第1磨牙与第2磨牙之间,之后将骨膜掀开将牙冠暴露,先将伴有骨阻生的症状使用骨凿法去除,在利用高速涡轮钻法进行牙冠劈开,再使用长车针(10mm)将牙冠挺出,清理残余的碎骨,之后进行彻底冲洗,利用缝合线将长切口缝合,使用无菌棉球压迫创面半小时左右,再观察其有无出血情况。对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小切口拔除术进行治疗,进刀位置在临近第2磨牙远中面1厘米处,切口切开后直入中央位置,再向颊舌方向顺其颈部龈缘切开,将牙冠漏出,对第2和3磨牙间没有缝隙的患者,使用高速涡轮钻和长车针将牙冠劈开并拔除,对两牙间有缝隙的患者,则使用1号牙挺将牙冠拔除,待牙冠全部清除后,将碎骨冲洗干净,将创面缝合好,采用棉球压迫切口30分钟左右[2]。术后均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3天,并遵医嘱定期就医复查和拆线,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结果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1.5±8.5)min;术后出血的有4例,术后出血率为15.38%;发生并发症的有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其中并发感染的有3例,颞颌关节损伤的有1例,皮下气肿的有2例,干槽症的有1例。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5±4.5)min;术后出血的有1例,术后出血率为3.85%;发生并发症的有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无1例并发感染、颞颌关节损伤、皮下气肿和干槽症。两组对比,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阻生牙是指生长在颌骨内不正当位置,未完全露出或不能露出的牙,一般以下颌第3磨牙为最多。阻生牙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龈疼痛、发炎、牙合困难、张口不便或脸颊肿胀等症状,并导致邻牙伴有坏疽、松动等情况。临床对阻生牙的确诊是利用X线拍片及口腔内检等进行判断的,利用X线拍片可通过影像学显示观察患者阻生牙的形态、性状及病变程度,还可以根据阻生牙的病变位置对其进行分型[3]。临床对阻生牙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拔除治疗,目的是将阻生牙拔除,降低其对周围牙与牙龈的影响。传统的手术拔除法是采用大切口进行拔除,将牙冠暴露劈开挺出,但大切口会造成术后易发生创面感染、出血、颞颌关节损伤或伴有干槽症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给患者增加痛苦。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切口拔除术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它是利用较小的切口,将牙冠使用高速涡轮钻进行劈冠和拔除的一种方法,不用像传统大切口那样将骨膜掀翻去骨,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具有切口小、易恢复、出血量少和并发症少等特点[4],降低了患者术后发生颞颌关节损伤、伴有干槽症或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状。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也观察到,采用小切口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出血率均明显低于采用大切口拔除术治疗的对照组,说明小切口拔除术治疗的有效性。

总之,对阻生牙患者采用小切口拔除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具有创伤性小、出血率低及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军.阻生牙小切口拔除术80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07):67-68.

[2]关丽,赵丽颖.184例拔除下颌阻生牙两种方法的比较[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13(03):275.

[3]王雄.阻生牙小切口拔除术60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111-112.

[4]刘金玉;颜敏.小切口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