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困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困对策

罗蕾

罗蕾江西赣县中学

英语学困生的含义

英语学习困难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困难,难以达到英语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

二、转化学困生的必要性

从事英语教学十几年来,一直被一种现象所困扰,每个年级优秀学生的比例不足20%,中下游的学生偏多。有的学生其它科目成绩都很好,唯有英语成绩拖后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英语已成为国际性的语言,同时它也是一门学生必学、高考必考的科目,英语成绩不好不仅影响学生的升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以后的发展。它还给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不仅要使得优生更优,抓好困难生的转化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英语课程性质进行了比较明确和完整的阐述,其中规定: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再结合大量的事例,笔者认为造成学困生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

1.内因

(1)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恒心和毅力

笔者对高一年级的学困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学困生对学习英语知识普遍缺乏爱好,求知欲低,又不能坚持,对于词汇的记忆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学困生,连着几次考不好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致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丧失突破障碍的毅力与勇气。有些学困生自控能力弱,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弃的念头。

(2)英语学习基础没打牢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低下,而是由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学生基础知识对现有学业成绩影响最为显著。相比初中英语而言,高中英语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因此,假如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把握知识,就容易造成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学困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基础知识把握不好,更没有查漏补缺、及时衔接,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长此以往,知识无法形成完整的链条,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到了高二、高三,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3)学习方法不正确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还像初中那样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具体表现在:学习无计划、课前不预习、上课不作笔记、不开口读书、不认真完成作业等。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2.外因

造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有困难,除了内部原因之外,还有家庭、学校、教师和教材等方面的外部原因。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多且难,复现率低,衔接坡度大,更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可见,教材的难教难学是产生高中英语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受高考影响,日常课堂活动充斥着大量练习,但很多学生不重视英语课堂活动的语言运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希望与英语老师课内外多交流,学困生也认为老师的批评可以接受,但最不能容忍老师的冷嘲热讽及鄙视的目光,希望老师不要老拿英语成绩评定他们,对待优生和学困生的态度要一视同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利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性格和态度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小城镇高中的部分学生家庭多在小镇或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基本无能力指导子女学习英语,同时对子女的英语也不能提供必要的监督。因此,当学生在家里遇到问题时,只能“搁浅”,长此下去,问题堆积如山,到了高中阶段就觉得学习寸步难行了。四、转困对策

结合学困生的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转化学困生,必须实行多方位、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探索,从师生关系、学困生学习动机、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内容及课后辅导反馈等方面多管齐下,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一)以诚相待,多了解关心差生

经常与学生谈心,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谈话时间不论长短,内容不限,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生活、交友等方面的。让学习差的学生感觉到被关心,被重视,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绝不会放弃,他们仍有希望。对于学困生遇到的困难,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都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同时,要经常巧妙地奖励学困生中进步的学生或者有闪光点的学困生,让他们觉得他们在进步,他们也能行,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从而在教学上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带动差生

将一个教学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到5人,每组都有相对差、中,好的学生,组里的每个成员都有分工,无论课内课外他们都互相帮助,合作学习,使班上绝大部分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外语的轨道。班级的学外语气氛浓,外语成绩好,这对那一部分差生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外语都能学好,为什么我不能?”在强烈的学外语气氛感染下,他们不好意思不学好外语。

(三)帮助差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差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在对每位差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一学期),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四)指导学习方法

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学习英语也有积极性,且他们并不比其他学生少下工夫,但是他们的英语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英语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英语认知过程与方法。因此,对这样的学困生在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中,应以英语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让学生熟悉英语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把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他们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五)狠抓课堂教学,促进学困生转化

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教学策略,改变陈旧的、不适应现代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贯彻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困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主体参与过程中品尝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此,我们在一堂课内经常安排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尝试练习,如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起到强化、调节作用;第二次反馈——课堂作业,如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这对学困生非常有利,大大减轻了学困生的负担。但对于个别学困生,可能还要进行三次或更多的反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六)加强课后辅导

1.对不同层次的学困生安排不同的任务,布置不同的作业,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

2.采取形式多样的措施,检查学困生学习过、完成过的任务或作业,以检代辅,检辅结合。

3.成立学生间师徒结对小组,让优秀学生辅导和帮带学困生,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立体互动辅导关系。

4.特殊学困生特殊对待,必要时可以考虑与教师个别结对。

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我们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我们应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特点,拓宽改革面,加大实践力度,把对策集中到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高、学困生学与教师教的依附关系上,继续进行探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