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少儿舞蹈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甘丽妹

江门市青少年宫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舞蹈教育作为少儿的艺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一部分。而少儿舞蹈教学对象一般多是十岁左右的孩子们,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他们的身心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得孩子们更有兴趣进行舞蹈学习。本文就少儿舞蹈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可为艺术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少儿舞蹈;艺术;教学方法;意义

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少儿舞蹈是一门特殊课程,与其他科目不同的是,它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它能培养少年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所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舞蹈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少儿喜爱上舞蹈、积极主动地学习舞蹈,已成为舞蹈教学中必须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少儿舞蹈教学的意义

舞蹈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少儿舞蹈教学,看起来容易,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它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成人舞蹈教学相比,虽然都是以身体为依托,通过动作来表达感情,但是少儿的舞蹈教学中包含着成人舞蹈教学中所没有的欢快和活泼。以极具童心的动作激发孩子们共鸣,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力,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创造力。舞蹈同时也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不管是在排练中或在基训,肢体每个关节的柔韧、速度、力量和耐力都将受到锻炼。这种舞蹈训练促进了少儿健美体态的形成,增强了少儿的体质和少儿的全面发育。少儿阶段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参加舞蹈训练可以让他们在长时间的书本学习中解放出来舒展自己的筋骨,舞蹈训练改变了平时文化学习所造成的不动状态,让孩子们的身心都得到了调节和释放,所以说舞蹈训练是一种活动,它是比体育和体操更完美、更具艺术化的一项活动,使少儿的身心因舞蹈的训练和教育而进入了良性的循环。

二、少儿舞蹈教学的实践策略

第一,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练习舞蹈基本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他需要孩子们有非常好的耐力和毅力。有的孩子很喜欢跳舞,但一练基本功就吃不了苦头,哭鼻子不愿练了。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刻苦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兴趣成了孩子们的最好动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培养少儿对舞蹈的兴趣,是少儿舞蹈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舞蹈训练对于儿童来说,有着游戏和学习相结合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更具舞蹈内容设计相应的情境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少儿由于年纪小,非常容易接受未知而又有趣的动作,对于单一而又抽象的舞蹈动作特别不容易接受。他们喜欢游戏,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天性,在教学中加强动作的趣味性,以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对于有兴趣的活动积极去做,比起做不喜欢的事情取得更大的效果。因此,如果如何培养舞蹈学堂中学生的兴趣,对于舞蹈教学的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知道,对于还处在身体发育阶段的少儿来说,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并且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谨应更倾向那些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题材,尽可能地避免枯燥。在舞蹈动作的编排上,教师要以少儿的年龄、心理特征为出发点感知动作的特点,编排儿童喜爱的动作

第三,重视实践教学。为了充分的学以致用,激发少儿对舞蹈的学习热情,学校可以成立少儿舞蹈艺术团,参与地方电视台、当地政府组织的各种演出和比赛,为他们提供和创造大量的表演机会,一方面能提高学校和艺术团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舞蹈创造潜力和表现力。

第四,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舞蹈学习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对于相同的音乐,有些孩子会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苦思冥想设计一些独创性的动作,这时候,教室应当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创新带来的喜悦,促进他们不断地去创新,同时,也能丰富整个课堂的氛围,带动其它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孩子们练习舞蹈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舞蹈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舞蹈开发智力,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力得到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素质基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启发。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演“独角戏”。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的完全的创造性人才。教师在舞蹈课堂中,应该制造出机会让他们进行创编,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舞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五,因材施教的技巧训练。在少儿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必须采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每个学生的体质、软度、力度、舞蹈感觉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果一律用同一种模式进行教学,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以某地区的少儿舞蹈班的小明作为案例,通过的观察发展,他对于舞蹈的认知能力较差,并且时常伴有多动症的现象,让家长和教师很是苦恼,经过教师们的讨论发现,小明存在这样的原因也比较简单,一是由于他年幼,思维比较的简单,对舞蹈的认识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小明经常对事物的表达和反应都非常的直接,在刚刚接触舞蹈时候,他产生了抗拒的心理,再加上他多动症的现象,无法集中练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因此,在教师们不断的鼓励下,发现小明的对舞蹈信心和喜爱与日俱增,除此以外,更是不断用优美的舞姿激发他的对舞蹈的热爱。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对于不同少儿要依据他们不同的天性进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少儿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儿舞蹈的教育对少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而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少儿更好更快的学习好舞蹈。在教学中,对少儿的舞蹈教学必须是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教师要根据少儿的身心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少儿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学习舞蹈,快乐舞蹈,最终达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璐娜.浅谈少儿舞蹈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2012.

[2]王镝.少儿舞蹈教学研究初探[J].剧作家.2013

[3]方益.创编少儿舞蹈应从“新、奇、特”下手[J].考试周刊.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