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林龙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目的:探讨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总结本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本院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的12例患者的手术过程,主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手术配合以及术后护理全过程的护理配合。结果:12例病患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临床行腹腔镜下切除术过程,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同时手术过程中护士与手术医生默契配合以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026-02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nursingcooperationoflaparoscopicsplenectomy.MethodsTosumupthehospitalfromJanuary2017toJune2017inourhospitalfortreatmentof12casesoflaparoscopicsplenectomyinpatientswithsurgicalprocedures,mainlypreoperativenursingpreparation,intraoperativecooperationandpostoperativenursingofthewholeprocessofcooperation.ResultsAllthe12patientssuccessfullycompletedtheoperation,andthepatientrecoveredwell.ConclusionThelaparoscopicsurgeryisthebestwaytomakethebestpreparationfortheoperation.Meanwhile,thecooperationbetweenthenurseandthesurgeonandthepostoperativecareisthekeytothesuccessoftheoperation.

【Keywords】Laparoscopy;Splenectomy;Operativecoordination

腹腔镜是当前临床中常见的手术辅助手段,且该技术也常用于外科微创手术中[1]。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常常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小以及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快等突出的优势,这很好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的缺陷[2]。但是相较之下,借助腹腔镜进行相关手术时,还对手术医生及护士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需要医生及护理人员做到良好手术配合才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在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实施了12例腹腔镜脾切除术,均取得了成功,现将相关的手术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总共有12例病患,病患中包括7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24~54岁,平均年龄(24.3±3.1)岁。12例病患中,术前诊断6例为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4例脾外伤,2例门脉高压伴脾脏肿大。手术平均时间为45min~80min,手术过程顺利。

2.手术配合

2.1术前准备

(1)心理指导

在手术的前1天护理人员及手术医师需到病房对病人进行访视,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基本情况,查看病患的各项检查结果。手术医师为病患介绍手术基本过程、手术方法、麻醉方式等,同时还需要为患者针对性的讲解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治疗优点,包括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通过介绍手术优点以减轻病患心理负担,以便让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

(2)仪器及器械准备

准备好腹腔镜脾切除术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电视监视器、冷光源、气腹机、电凝器、双极电凝、剪刀等其他常规手术器械。

(3)病人及体位准备

在术前需给予病人胃管插管,同时还需行右上肢留针进行静脉穿刺,行局部麻醉后需要给予患者留置无菌导尿管[3]。取病人仰卧位,并将腿分开60°,在病人左肋下脾部区域为患者垫上厚度为10cm~15cm的长方形软枕,同时使用约束带进行固定。将监视器放置于病患的右侧中上部位置,另外将副监视器放置于病人的头侧上方位置。在手术前站在病人的两腿之间,这便于手术顺利操作。

2.2手术操作及护理配合

(1)手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20min,手术医师及护理人员均严格遵守六步洗手法清洁手部,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仔细检查手术器械,协助手术医生消毒与铺巾。同时配合巡回护士将各种管道以及导线连接在仪器上,同时调试腹腔镜的清晰度。

(2)戳孔

护理人员递给手术医生11号尖刀,在病患身体部位打5孔,具体分布如下:1个孔位于脐孔下缘位置,这个孔主要用于插入腹腔镜头;2个孔位于左中上腹位置、左肋缘下位置,同时两个孔之间的距离应至少保持12cm,这两个孔主要用于分离机切断血管,另外2个孔主要位于剑突下与脐连线处,两个操作孔主要用作牵拉胃与结肠,协助医生充分显露术野。

(3)探查患者脾脏

将腹腔镜头从脐孔下缘位置插入到患者腹腔中,仔细探查患者脾脏以及相关脏器的基本情况,手术探查发现3例病患在脾门区域伴有一个副脾,手术过程需连同副脾一同切除。

(4)处理脾蒂、血管、韧带

从剑突下打孔位置插入扇形牵开器,主要用作牵拉胃,然后进行分离并切除脾韧带与血管,分离病患脾脏。手术之前医生先使用电凝钩进行分离,应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使用电刀打开胃结肠韧带,找出位于胰腺上原脾动脉主干[4]。使用牵开器将胃大弯向上方进行牵拉,显露出胃短血管、脾上极,在靠近脾的位置使用钛来夹闭,将胃短血管切断,使用电刀来切断脾结肠韧带、胃短血管,同时使用电刀切断肠结肠韧带、脾肾韧带以及脾膈韧带。分离、显露脾门血管使用超声刀及血管结进行扎束,这样不容易造成脾蒂血管的损伤,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手术大量出血,具体可以使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在进行止血时,近侧脾动脉断端采取双重结扎,如果发现存在小的出血情况,则需要应用电凝止血的方法。

(5)取出脾脏

经由10mmTrocar送入非渗透性脾标本袋,将标本袋打开后将脾脏移入到袋中,然后使用剪刀将脾脏剪成数个小块,扎紧标本袋开口处的绳子,然后将袋从脐孔位置提出,将脐部的套管撤走。之后再脐部进行打孔,以将切口延长3到4cm,借助延长后的切口,用分离钳将标本袋开口,然后将剪碎的脾脏逐个取出。在术后需常规置入腹腔引流管,这样便于观察术后患者腹腔中的基本情况。

2.3巡回护士配合

根据病人年龄与体型,控制患者气腹压力在12mmHg~15mmHg之间,因为若气腹的压力比较低,这样必然会影响手术术野。而过高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影响。

3.结果

1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在45min~80min以内,术中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250mL~350m以内,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

4.讨论

腹腔镜作为一种新兴手术方式,对于大多数病人而言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手术过程中,病人常常担心手术效果,同时患者术前对手术过程不了解也或导致患者存在严重的负性心理。所以在术前对病人进行术前访视,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非常有必要,通过术前为患者讲解腹腔镜手术的过程、方法及优势,这样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紧张及焦虑心理,使得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手术过程,使得手术顺利进行[5]。为了避免术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需要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操作,因此在腹腔镜手术过程需要采取离子灭菌的方法。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因为手术器械的操作杆往往较长,因此在传递器械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器械出现碰撞,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器械的破坏及污染。进行腹腔镜手术前,护士在术前需准备充足的器械,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且器械护士还应保持高度责任心,与医生进行熟练配合,这样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腹腔镜下行脾切除术过程中,术中最大的风险主要是大出血情况,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要求相关的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事先建立静脉通道,合理静脉通道应在锁骨下静脉位置,这样主要是保证输血的安全。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性脾切除术作为近几年临床中新型手术方式,手术优点要远远比传统开服手术突出,患者术后康复也比较快。但同时腹腔镜下手术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需要手术医生同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密切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常宝,覃宏荣,张占国,等.15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学报,2016,23(02):60-62.

[2]龚荣花,顾梅,尹恩静,等.改良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07):72-73.

[3]龚荣花,冒维维,蒋国庆,等.完全腹腔镜下肝癌及巨脾联合切除术的手术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0):1895-1897.

[4]顾梅,陆云,尹恩静,等.改良的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手术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8):1699-1701.

[5]张静,李静.全脾栓塞下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研究,2013,27(05):45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