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对策

/ 2

压缩性、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对策

韩秀英1吴晗2

韩秀英1吴晗2(1黑龙江大庆龙南医院骨科163453;2黑龙江大庆市人民医院163000)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189-02

【关键词】髌骨骨折软骨下穿针撬拨植骨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高能量损伤日趋增多,有分离、有移位的粉碎性髌骨骨折发生率不断增高,特别是压缩性骨折越来越多。

1临床资料

本组共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17~62岁,平均38岁;左侧12例,右侧15例。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8例,撞击汽车仪表盘致伤6例,跑步绊倒4例,骑摩托车致伤9例。本组均为粉碎性骨折,其中压缩性骨折7例。

2治疗方法

2.1术前准备一般拍摄膝关节正、斜位片,必要时加摄切线位片,有条件的可行CT扫描加三维重建,这样更直观些。粉碎性骨折关节腔积血多,肿胀明显,患者自觉胀痛难忍,可行无菌穿刺抽吸、加压包扎以暂时缓解症状。

2.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平卧位,大腿根部缚气囊止血带,取膝关节前正中切口,有的骨折股四头肌扩张部撕裂不明显,要切开延长,以便于术中随时触摸了解关节面的光整性,将髌骨翻转,关节面向外,检查骨折的粉碎、压缩情况,清除积血块。先将小的骨块聚拢复位,以0.8~1.5mm的克氏针自髌骨关节软骨下穿针,方向从中心穿向髌骨周缘,针尾刚好与骨折端平,留针备用。待骨折成为2~3个大块后,整体复位,将预留的克氏针继续穿入对合后的骨块软骨下,自对侧髌骨周缘出针,剪除多余部分,再以钢丝环扎、“8”字缝扎等固定。如以内聚髌器环抱,则要测量髌骨的上下径,缩小10%~15%,所得尺寸方为要选的内聚髌器的尺寸。骨块如有压缩,则在髌骨冠状位的前、后1/3处以骨刀轻轻击入,开槽撬拨复位,所留的间隙以切取相邻股骨髁的内或外侧少许皮质骨填充。固定牢固后关节腔要反复冲洗,不留碎屑,髌前腱膜、股四头肌扩张部要仔细修补。

2.3术后处理术后石膏托或塑料支具伸膝位固定4周,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4周后在CPM机帮助下进行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

3结果

2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优:膝关节可伸15°,屈130°,无疼痛,无行走障碍;良:膝关节可伸30°,屈120°,偶有疼痛,轻度行走障碍;可:膝关节可伸40°,屈90°~119°,活动时疼痛,中度行走障碍。本组优16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8.9%。

4讨论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共有七个关节面,对膝关节的稳定和运动起重要作用,能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伸膝力量,保护股骨髁部免受直接打击。一旦发生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有分离、有压缩,这些作用将丧失殆尽。既往有的采取部分或全部切除髌骨,但远期并发症如创伤性关节炎等病的发生率高。这也说明了最大限度地保持髌骨完整性的重要性,虽然可能出现局部的高低不平,但在整个关节运动过程中也只是到达某一个特定的角度才有接触,很短暂,磨损不明显,大部分关节面是相匹配的,可以自下而上地传导负载,以滑移和自旋两种方式滑动,使压力不过分集中,避免出现剪切应力。因此,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髌骨,充分恢复后关节面的平整,修复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横形撕裂,早期练习膝关节活动和股四头肌肌力。即使存在很大的分离和移位,也不要选择部分或全部髌骨切除术。

但是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尤其是有分离、有压缩的骨折,治疗很棘手,以传统的钢丝或丝线环扎等方法处理,很难整复后关节面,可能是因为钢丝等很难真正在髌骨某一适中的同一额状面周缘环绕缝扎,以致收紧结扎时不易获得良好的对位,造成关节面阶梯变和前方张开[1]。这样就使得关节软骨面不光整,有缺损,出现台阶,造成关节磨损退变。对于这类骨折,我们经治了27例,其中有压缩7例,处理的策略是:先将小的碎骨块拼接复位在较大的骨块上,以克氏针从髌骨关节软骨面下,方向从中心穿向髌骨周缘,针尾刚刚好与骨折端平,留针备用。待骨折成为2~3个大块后,整体复位,将预留的克氏针继续穿入对合后的骨块软骨下,自对侧髌骨周缘出针,剪除多余部分,应用内聚髌器或钢丝环扎等方法固定。

手术要点:a)手术入路选择前正中切口,这样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切口小,不损伤隐神经和膝降动脉髌下支[2]。b)部分患者股四头肌扩张部无明显横行撕裂,应作适当切开延长,以便于触摸检查关节面是否光整。c)术中尽量保持髌前腱膜的完整性,利用此软组织的合页连接,使碎骨块不至于分散、游离。d)应尽量在关节软骨下穿针,因该处骨质较坚硬,利于确切固定。同时,克氏针紧邻软骨面,能做到软骨面与软骨面的对合,便于整复后关节面。e)有压缩的骨块,如不予以垫平,势必造成关节面的高低不平,出现台阶。术中应注意骨刀撬拨的位置要靠近髌骨前方皮质,约前、后1/3处为宜,尽量多地保留后方骨量,易于稳定后方关节面。撬拨后所留的间隙不大,仅需在相邻股骨内侧或外侧髁的非关节面处,切取少许薄层皮质,修整后嵌入,这样坚硬的皮质就能起到很好的衬垫作用,类似胫骨平台骨折的植骨支撑,避免因术后功能锻炼而再次发生塌陷压缩。而取骨处位于股骨髁的内、外侧,为非关节面,取骨量少,对膝关节的结构、功能无任何损伤。f)内聚髌器的材料性能决定了它的形变量不宜超过8%,否则将不能获得100%的记忆功能,因此术中内聚髌器大小的选择要适中。以游标卡尺测量髌骨的上下径,数值缩小10%~15%,即为所选的尺寸。g)关节腔应仔细冲洗,避免残留碎骨屑、凝血块等造成关节黏连、游离体。h)仔细修补股四头肌扩张部和髌前腱膜,恢复膝关节的稳定结构。

总之,对于粉碎性、压缩性髌骨骨折,通过植骨衬垫,克氏针软骨下穿针复位,钢丝、内聚髌器等坚强固定,能最大限度恢复后关节面的光整,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步平,黄永刚,马向阳.形状记忆合金髌爪固定髌骨骨折178例报告[J].实用骨科杂志,2006,13(4):364.

[2]黄卫国,李玉民,袁义明,等.膝前正中直切口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