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工作主要内容

/ 2

浅谈学生工作主要内容

陈思(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搞好学生管理工作要针对学生新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

学生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形式多种多样,处于学校整体工作的大环境当中,但其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做为一名学生工作者,只有把握好工作定位,理清工作思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学生工作的基本思路应为:坚持德育为首位,学习为中心,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重点。围绕学习抓教育,围绕学习抓管理,围绕学习搞活动,努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贡献。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根据这样的工作思路,本人就学生工作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主要在于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的关注和思考。我认为学生工作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即:抓思想政治教育;抓素质教育;抓养成教育。

1抓思想政治教育

应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思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依据。在此指引下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一大批对党执着追求,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非党积极分子,从而在学生中形成热情高涨、积极向上的政治氛围,再通过两课,政治学习,共青团的活动等形式实现培养较高政治素质的目标。

2抓素质教育

2.1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搞好人才的培养

学生工作的终极目的与学校的其它工作一样都是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因此,在坚持德育首位的前提下,要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力气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要毫不动摇的树立这一思想,坚持一贯。偏离这个中心就离开了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就会误人子弟,就会误国误民。抓学风建设、抓人才培养应采取正面激励和制度约束相结合的办法,正面激励是主要的,制度约束是必要的。

2.1.1正面激励。

正面鼓励的办法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氛围。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要通过内挖外请知名专家学者频繁开展学术报告、学术讲座。使广大学生从中感受到前沿科学的现状,感受到新知识、新方法对自己智慧的浸润、启发。从而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端正教风,开展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研究活动,花精力从事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教学效果,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展启发式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增大信息量,形成教学效果好光荣,人人重视教学方法研究的局面。如果学生听的每一堂课都有美好的艺术享受的感觉,那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性的调动,学习效果的提高就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要把科研的新收获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以科研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三是开展各种学科竞赛活动,把学科竞赛活动与学校的期中教学检查、期末复习考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学风建设。四是组织考研,树立业务上的更高追求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就是实现学风好转的过程,从早抓起,认真组织,政策鼓励,抓法得当必有好的结果,如果我们的学生都有为考研而刻苦钻研的劲头,我们的学风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五是组织广大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走进研究室,一边应用一边学习,因为需要而进行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自己所学的东西究竟干啥用都不知道则很难有积极性。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既是教师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风建设的好办法。

2.1.2制度约束。

约束机制方面主要是严肃考风考纪,严格执行升、降、退制度,不好好学习就会遭淘汰,要让学生感到危机,有忧患意识,使他们感到不学习是没有出路的,这是抓学风建设十分必要的。

2.2素质教育

新形势下抓学风建设应赋予新的内容,即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比如:各种健康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需要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实现,各种能力的提高象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艺术的表现力、音乐的鉴赏力、审美观点的培养等需要相应的活动来培养提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急待提高,要适当组织活动来实现,各种文体活动既是大学生丰富多彩生活的需要,又是形成健康体魄的要求,同时还能缓解大脑的疲劳,为更好地学习准备充沛的精力。因此,各种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书法绘画展、演讲比赛、诗歌文学作品展、各种艺术讲座、名曲欣赏、集邮协会、棋类协会、名人认坛、创新协会、发明创新小组都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可缺少的。

3抓养成教育

抓养成教育主要是工作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来进行。而所谓管理就是要对大学生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以保证他们的言行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保证学校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能正常顺利的进行。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中基础层面的工作,是我们做好其它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管理工作的成果往往反映一个学校、一个部门整体精神状态和工作水平,对于人才培养工作意义重大,因为人的基础文明素质和道德素质往往都是养成教育的结果。

在管理方面我们学生工作者要做到以下方面:第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对立以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目前学校的学生手册中的各种管理办法中许多规定都是计划经济情况下制订的,在实行学分制或学年加学分制的新形势下,面对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必须进行适当的增减,充实新的内容,力求简明、实用、科学。第二要严格执法,执纪不严形同虚设,再好的规定也没用,要讲明违犯纪律的严重后果,更要让大家看到以身试法者的下场,树立严明的校规校纪的权威性。第三是树立管理也是教育的理念,在讲究管理科学化的同时,注意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注意工作的公平性,提高执法者的工作水平,杜绝司法腐败现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滋生。要把管理的科学化与纪律的严肃很好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管理工作当中的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为此要不断提高学生政工干部的素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内塑素质、外塑形象,注意用人格的魅力教育人、感染人。第四是配备学生干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优势,建立学生管理信息网做到上通下达、下通上达,及时矫正学生当中的不良行为倾向,努力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最终达到学生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的目的。

学生工作分开的三个部分既互相独立,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工作过程中,要分轻首位、中心和保证,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实施德育教育要有严格的管理做保证,抓学风也需要组织相应的各种活动,各种活动的开展又要注意渗透德育内容,围绕能力培养来进行,抓管理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把依法管理和依德管理结合起来,同时在时间的分布上也要处理得当,防止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为了抓管理而抓管理,浪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只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工作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就一定能够在人才培养当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理想崇高、志于成人[J].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期.

[2]周鸣鸣,唐点权.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和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Z].

[3]邓素碧.西南师大高等教育研究所[J].青年研究(京),1999,11:1-7.

作者简介:陈思(1981~),2004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2005年在长春理工大学广电信息学院任助教,现任职于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