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非乙醇性脂肪肝病人的血脂和血糖检验结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观察非乙醇性脂肪肝病人的血脂和血糖检验结果

钱迅秋

钱迅秋

(张家港金港镇人民医院215631)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非乙醇性脂肪肝病人的血脂和血糖检验结果。方法:抽样从我院检验科检验出的54例非乙醇性脂肪肝病人中抽选54例,与同期检验科检验正常的60例正常者,对比分析两组检验者的血糖、血脂浓度,并与60例正常人的相关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正常人以及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血脂浓度,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非乙醇性脂肪肝病人时,首先应明确患者的血脂、血糖指标特点,便于对患者疾病进行明确的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非乙醇性脂肪肝血脂血糖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188-02

脂肪肝是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出现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多堆积而导致的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肝发病率的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本次研究中,重点分析非乙醇性脂肪肝病人的血脂以及血糖检验与正常人相关指标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分析检测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样从我院检验科2013年8月到2014年1月检验科检验出的54例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为甲组,同期检验正常的60例正常人为乙组,对比分析两者检验者临床资料。甲组54例患者中,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52±1.2岁,乙组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54±1.1岁。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析研究。

1.2选取标准

所体检检验出的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均于治疗前接受常规的临床检查,疾病被确诊,无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疾病。

1.3检测方法

检测标准选择患者以及正常人晨起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并根据我院的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检测两组人群的LDC-C、HDL-C、FBG、TG、TC各项指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比较两组人群的血脂以及血糖浓度值,具体见表一:

表一两组人群的血脂以及血糖浓度(-x±s,mmoL/L)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甲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各项指标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脏为人体代谢重要枢纽,具有储存肝糖,合成分泌性蛋白质的作用,饮食以及外周的脂肪组织是肝内的脂肪的主要来源。肝脏可有效转化来自体内以及体外的许多非营养性物质,通过新陈代谢可有效实施分解,顺利排出原形,其解毒效果良好。肝脏主要通过氧化作用、还原作用、结合作用,以及直接的转化作用[1]。食物中的脂肪在水解酶的分解消化后,乳糜微粒会进入到肝脏,并被肝窦枯否氏细胞分解为甘油以及脂肪酸。脂肪酸形成后,进入到肝细胞中,在线粒体内,一部分会发生氧化分解,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或重新发生酯化反应,合成胆固醇酯、磷脂以及三酰甘油。若患者体内的三酰甘油含量过高,超过了肝脏所能承受的最大运输能力,就会在肝内出现大量沉积,而形成非乙醇性脂肪肝。因此非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病与体内的三酰甘油含量密切相关[2]。人体肝脏不仅能有效代谢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等物质,还可作为降解反应的一个重要场所。当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症和高胰岛素血症时,体内肝糖原合成会受到影响,不能将血糖顺利转化为肝糖原,影响糖调节,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肝源性糖尿病。当前,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该疾病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是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肝细胞内大量脂肪堆积,而引发的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不断发生变化,在各种因此的影响下,脂肪肝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轻度脂肪肝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仅有疲乏感,多数患者会表现为身材偏胖,一般在体检时会发现患者疾病。中重度者表现为恶心呕吐、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肝内脂肪过量沉积,可能会导致右上腹部出现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剧烈疼痛。脂肪肝表现多样,一般采用肝活检可确诊患者疾病。其中非乙醇性脂肪肝为一种常见肝病,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肝脏衰竭,需要肝脏移植治疗。因此确诊非乙醇性脂肪肝疾病,提高疾病诊断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3]。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LDC-C、HDL-C、FBG、TG、TC等指标显著高于正常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赵宝利等临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注意观察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血糖浓度,并充分了解指标变化情况,便于明确诊断患者疾病,减少误诊率以及漏诊率,为之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便于给予患者及时有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宝利.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506-507.

[2]张健,姚洪森,贺南方,等.脂肪肝的诊断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0,25(12):12.

[3]郭少敏,孔晓岩,张阳阳.硫普罗宁与防风通圣丸联合治疗非乙醇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