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物保护工程资料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浅谈文物保护工程资料的管理

王亚玲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和管理贯穿保护工程的始终,是文物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完整的工程资料应包括工程勘察设计资料、工程立项资料、工程施工过程资料、工程竣工资料等。本文结合文物保护工程实践,论述了保护工程资料收集和管理的各个阶段及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文物保护;工程;资料;管理

1.引言

一项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立项、工程施工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在每个阶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归档是贯穿始终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施工资料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原始资料,是指导和控制施工现场的重要依据,是反映工程隐蔽后内在的质量凭证,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自检的重要工作内容,也为工程资料的考证和查阅提供了丰富有效的材料。工程资料具有普遍性,而不同性质的工程又有其特殊性。目前,房建、市政、铁路、公路、水利等工程都有较为系统、科学、详细的资料格式及管理体系,而对近年发展起来的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料管理体系却并不健全,各单位都是依据各自施工过程在逐步改进,面对这种资料管理体系并不完备的情况,做好文物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对保证文物工程安全和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其它工程资料管理体系,结合文物保护工程的要求,目前文物工程已逐渐形成以文字、表格、照片和图纸等诸形式相结合的资料格式。这对以后的工程资料调研和查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文物保护工程资料格式及管理体系的完善积累了经验。

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确保现场记录和报审工作的准确性,一套完整、翔实的资料格式及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开工以后,通过对现场施工进程详细记录、总结、分析,经过多次试验和反复修改,采取多种记录形式相结合,使文物保护工程资料管理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

文物工程中古建筑工程的修缮目前基本沿用房屋建筑工程的资料管理体系,而对于壁画(塑像)修复、土遗址加固等工程则不能完全使用前面所述及的资料管理体系,需要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的具体实施过程来记录相关资料,现结合施工过程中总结的经验简单对壁画修复和土遗址加固工程的资料管理做一介绍。

2.施工过程阶段划分及资料的收集管理

按照施工过程的性质,可将文物保护工程阶段分为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工程立项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和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资料内容及管理的内容和重点也有所区别,在每个阶段,涉及内容广泛,工作量大,资料的收集、积累和管理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2.1工程勘察设计阶段资料

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主要集中在前期研究和保护方案设计过程中。前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保护对象的价值评估,保存现状评估,制作材料及工艺的研究,病害特征机理研究,保护材料的选择研究等;保护方案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设计图、工程预算等。

2.1.1前期研究资料

(1)价值评估

文物所蕴含的价值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对文物价值评估要广泛地收集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陈述现存遗物所承载的各种与历史、艺术、科学相关的信息,从研究成果中总结评估结论,形成价值评估的文字记录,反映出文物遗存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地位、社会功能以及对当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从而体现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对文物遗存实施保护措施的重要性。

(2)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内容包括保存状况的调查、保存状况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和地质背景)、干涉的历史记录等。保存状况的调查是对现状特征的直观描述,主要包括保存现状的文字记录、图形描述、图像记录以及病害类型及体量的统计;保存状况的环境主要包括遗址所在的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收集与遗址保存相关的气象、水文、地质、植被等的背景资料,以及文物本体保存小环境的温室度监测数据的基础资料和研究资料;对干涉的历史主要收集历史上采取的干涉事件的记录,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文物遗存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等。因此,对保存现状的评估是决定是否对文物遗存实施保护措施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关键环节,由此可确定是否实施下一步的保护步骤或措施。

(3)制作材料及工艺的研究

制作材料及工艺研究方面的资料主要是文物遗存制作原材料的类型、来源、成分以及建造的工艺方法和结构特征等,并由此反映出的历史沿革,同时是研究文物病害机理的基础资料,也是保护材料选择的依据。

(4)病害特征及机理研究

病害特征及机理研究是保护措施实施的研究基础,通过对文物遗存保存现状的调查结果,结合保存环境、制作材料及工艺特点等的研究,分析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为保护材料的筛选提供科学的依据。

(5)保护材料的选择研究

保护材料的选择是在病害现状评估、文物遗存制作材料及工艺研究和病害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两个阶段,资料的收集整理应包含两个阶段研究的全过程,所筛选的保护材料和保护工艺是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的依据。

以上资料的最终管理形式为由文物遗存的价值评估报告、现状评估报告、制作材料及工艺研究报告、病害特征及机理研究报告和保护材料筛选研究报告等组成的包括文字、图表、图像在内的前期研究总报告。其中的图表、图像、图形等应有以单独格式存在的文件夹,分类归档,以备查阅或他用。

2.1.2保护方案设计资料

保护方案设计是为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对保护对象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及相应要求的设计。核心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设计图和工程预算等。施工设计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所采取的工艺方法必须科学合理,施工设计、工程预算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由此而形成的保护设计方案才有说服力,因此,这个过程也是保护工程能否立项实施的关键。这个过程的资料管理包括的内容有保护施工方案设计文本,施工设计图、工程预算等。

2.2工程立项阶段资料

2.2.1工程设计方案的报批

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完成后,由相应文物管理机构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立项,立项的相关资料有专家评审意见及相关级别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关于施工设计方案批复等。按照批复意见的要求,对施工设计方案中不完善的部分进行补充,不明确的地方给予合理的解释,对以上资料都进行整理存档,作为工程实施阶段的依据。

2.2.2合同资料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施工设计方案的批复意见,由工程建设单位和承担单位签订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工程量、工程期限、工程造价、付款方式等施工工程中各个阶段的细节机要求,作为施工过程双方责权的依据。

2.3工程实施阶段资料

工程实施阶段的资料包括工程准备阶段资料和工程施工过程资料。

2.3.1工程准备阶段资料

工程准备阶段的资料有:

(1)图纸会审或设计交底;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审核;

(3)人员、设备及特种作业机械的计划与进场;

(4)现场管理人员的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及证件复核。

2.3.2工程施工过程资料

(1)施工前:详细现状图、照片、文字记录,工程量核实等;

(2)施工过程:施工过程单元名称,病害类型、面积及分部范围,分项措施,施工材料及工艺,文字记录、图形描述、图像记录等;

(3)施工完成后:施工工艺总结(文字),竣工图,保护前后的效果对比(照片),自评估报告;

(4)阶段性验收申请:验收申请资料(验收申请表、施工单元分项竣工报告等);

(5)阶段性验收:组织机构,人员组成,验收程序,验收过程的文字、图像记录,汇报材料,阶段性验收结论(时间、地点、人物及结论),会议纪要等。

以上各阶段的资料收集在工程实施过程是贯穿始终的,直至工程完工。

2.4工程竣工及验收阶段资料

施工竣工及验收资料是在施工过程资料累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形成的文字、图形、图像等的集合,也是工程总体验收的史料依据。工程竣工和验收资料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工程施工过程的完整性:

(1)工程实施的组织及立项资料;

(2)工程实施的勘察设计及方案设计资料;

(3)工程实施过程的技术措施资料;

(4)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检验资料;

(5)工程施工的总体验收结论。

3.小结

文物保护工程涉及的类型有石窟寺、古墓葬、古建筑、土建筑遗址、古壁画等,工程类型众多,涉及领域广泛,每项工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资料的整理和管理中,有些资料只是服务于过程中的某个阶段,而有些资料是服务始终的。因此,在管理这些资料时除按照工程实施过程的步骤外,过程的资料的整理应有一定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工程实施过程的每个阶段,资料的整理和积累都是为工程的完整性服务的,过程的每个细节都要有不同形式的完整记录,以体现工程实施过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裴强强,郭青林,杨善龙,赵林毅.《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档案编写初探》,科学出版社,2016

[2]汪万福,马赞峰,赵林毅,裴强强,樊再轩.壁画保护修复工程设计程序的理论实践与应用[J],敦煌研究,2009,(6):13-18,115

[3]裴强强,郭青林,赵林毅,杨善龙,李志强,翟艳军.岩土类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档案编写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4):

[4]裴强强,孙红强.土遗址加固保护工程资料应用与管理—新疆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J],敦煌研究,2008,(3):103-108

[5]李建天,刘叶梅,王小伟.敦煌研究院保护所石窟档案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敦煌研究,2000,(1).

[6]刘桂梅.浅谈文物档案管理[J].科技资讯,2011,(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