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手术与术后女性心理调查分析

/ 2

计划生育手术与术后女性心理调查分析

颇金娜

颇金娜(广西柳州市柳东卫生院妇产科545006)

【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238-02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重要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一般包括放置、摘取宫内节育器;输卵管或输精管绝育术;人工终止妊娠术;输卵管或输精管复通术。计划生育在为广大妇女提供相应服务的同时,也对妇女的心理健康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有些服务对象在进行计划生育手术之后甚至出现了心理障碍等情况,影响了她们的生活[1]。做为医务人员在实施计划生育的同时,有必要对行各种计划生育的妇女心理状况予以关注及随访调查,更好地为广大妇女服务。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实施计划生育手术1898例妇女进行术后心理调查,妇女平均年龄33岁(18-48岁),包括未婚,育龄妇女,无全身器质性疾病者。

1.2调查方法

按国际上相关的研究调查多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方法,我国对妇女心理问题调查多使用SCL-90量表。[2]该量表用来衡量门诊患者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其它自评量表相比,具有容量大,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更能准确地表达对象的自觉症状等优点。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涉及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通过总症状指数得分对心理健康状况做粗略判断。

1.3调查结果

通过使用SCL-90量表对1898例妇女进行调查,农村户口妇女有1086例(占57.2%),城市户口妇女有812例(占42.8%);选择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妇女1098例,人工流产术790例,放置皮下埋植剂妇女10例。由于受术者个体差异不同,性格,年龄,文化程度和手术理解不同等因素影响,应用SCL-90量表对1898例受术者进行测评,有35%妇女出现有对手术产生焦虑症状,这种心理首先来源对手术的恐惧,缺乏信心等不良心理障碍,因此应给予积极调整手术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尤为重要。

2各种计划生育对妇女心理影响分析

2.1放置IUD对心理的影响分析

IUD是我国育龄妇女最主要的避孕方法,并且随着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全面推广,使用IUD的人数逐步增加。无论做什么手术,服务对象在手术前都有轻重不等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IUD放置术虽然是小手术,但同样会对服务对象产生心理影响。[3]陈粮等[4]应用SCL-90量表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放置IUD是一个安全,简单的避孕手术,但仍是一种应激源,可引发放环的轻度焦虑症状。这种心理首先来源于对手术的恐惧,担心月经过多,过频或不规则出血;术后腰胀,腹坠胀,环下移或环脱落;术后感染;子宫穿孔;带环受孕;异味妊娠危险性增加。

部分妇女对2VD功能缺乏信心,因此可根据受术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做好术前知情同意,术中予安抚,术后予进行定期随访追踪。了解受术者术后心理情况,放置节育器有何不适症状,定期B超透环,尤其在放环后头三个月内。

2.2放置皮下埋植剂对心理的影响分析

皮下埋植避孕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继口服避孕药,避孕针剂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避孕方法[5]。本院2008~2012年12月实施放置皮下埋植剂10例,应用SCL-90量去测评对心理影响较小。

2.3人工流产术对心理的影响分析

人工流产术示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6]。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人们思想意识和性观念也进一步开放,未婚先孕率不断上升,人工流产率逐年增加。人工流产可分为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两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钳刮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术。根据受术者的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层次以及对手术的了解程度等情况。应用SCL-90量去测评结果分析,未婚先孕者由于惧怕人工流产术中疼痛,子宫穿孔和术后感染引起继发不孕症发生。因而表现出精神过度紧张,心率加快,存在较多躯体性不适和心理障碍,容易产生过分担忧,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做好受术者术前心理疏导,使受术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手术,有效降低各种手术产生的不同并发症发生。关注计划生育手术人群的心理问题,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让受术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我们医务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董振银,李贵臻,袁奉卫,我国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123-124.

[2]郑文贵,李向云,徐凌忠等.育龄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定量测评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4):57-60.

[3]梁小萍,关于计划生育受术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3):67-68.

[4]陈粮、袁荣亲、郭练等,放置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的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9):553-555.

[5]顾素娟,皮下埋植避孕剂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处理原则[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11-13.

[6]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