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鉴定与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6
/ 2

浅析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鉴定与处理

李文成

湖北武大珞珈工程结构检测咨询有限公司430223

摘要:裂缝的产生是由房屋建设过程中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无法实现根本性的避免。材料性能、设计因素、地质变化及自然环境的侵蚀等均有可能造成房屋开裂。因为保证房屋使用安全,需要及时对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并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补修,从而保证房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房屋安全鉴定;裂缝鉴定;处理

1导言

发展理念体现了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在当前的发展理念下,建筑的安全性成为了尤为重视的要点,而不断地实践发展理念,是一种促进发展的有效思路。重视房屋结构的安全性检测与鉴定,探究相应的加固技术,是发展理念层面的要求,有着很强的必要性体现。基于实际分析,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屋结构的安全成为了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不断地重视房屋结构的安全检测鉴定,能够有效的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给生产生活提供更可靠的环境,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2房屋裂缝的原因

2.1材料性能及设计因素引起的裂缝

在房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房屋投入使用后的功能需求以及施工环境的限制因素,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中会存在一定漏洞。设计方案漏洞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凝结过程中产生内部应力,从而使得房屋建成后出现裂缝的概率大大增加。在出现裂缝之后,业主由于缺乏建筑相关知识,会认为裂缝是由于建筑材料不合格引起的,从而怀疑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房屋建设阶段,设计人员要尽量完善旖工方案,并与施工人员一起加强对房屋的质量控制工作,减少后期房屋开裂情况的发生。

2.2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

若房屋的地基建设不够均匀、土质较松,就极易引起地基沉降问题。地基的变化又会进一步导致房屋建筑发生位移,使得原有墙面承担过多的斜向载荷而产生裂缝。不均匀地基沉降导致的最常见现象就是窗台角位置的斜向开裂。

2.3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温差是导致房屋开裂的一个主要原因,易产生于墙体部位。在房屋施工过程中,外墙会受到长时间的阳光直射,使得外墙温度升高,甚至在一些气候炎热的区域,夏季房屋外墙的最高温度可达到60℃以上。而在冬季,由于室外温度急剧下降,墙体温度与接受的最高温度之间的差值会非常大。尤其是我国的东北地区,房屋外墙在冬季与夏季间产生的最大温差为80qC上下。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房屋建筑使用的各种材料性能的变化,由于各种材料对温度的感应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温差较大时,就容易导致房屋墙体裂缝。

2.4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

①设计阶段对房屋荷载的设计存在误差就会导致结构的承载力不足,进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载荷过大引起裂缝。②在房屋墙体建设阶段,若对作业质量把控不够严格,使得墙体的石灰缝没有完全填满、厚度不够均匀、砌砖方式不合理或砖块未浸水就投入使用,均会导致房屋墙体的承载力出现问题,引发裂缝。③房屋竣工后的装修阶段,由于穿线打造成墙面破损也会在~定程度上降低墙面的承载力。此外为满足业主需求而进行的房屋内墙破拆等作业会导致其他墙壁接受过大的荷载,进而引发裂缝。

3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的基本方法

3.1经验鉴定法

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的基本方法中最为直接鉴定方法就是经验鉴定法,通过技术人员的工程建设经验及规范,对于房屋结构的安全性作出评价和判断,作为房屋结构后期加固的依据。通过房屋结构体现的病害与正常结构的对比,然后进行分析,能够快速定位病害的基本程度,对于后期结构维修兼顾做出最为基本的依据。例如,直观地判断房屋结构的裂缝、沉降以及钢筋的锈蚀程度进行分析。

3.2实用鉴定法

实用鉴定法就是不断地在鉴定过程中,增强其客观性,不断地应用检测技术以及检测手段,用数据比对以及计算的方法,对于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做出相应的评价。首先,实用鉴定法是列出相应的检测项目,这些检测项目通常能够反映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其次,在检测项目确定之后,就利用技术性的手段,对于这些项目进行检测,测出相应的数据。此外,对于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与原有设计参数进行比对,可以对于房屋结构进行评价。实用鉴定法能够客观地进行房屋结构的状态反映,尤其是有着很强的准确性体现,因此在当前的房屋安全性鉴定的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3.3可靠概率鉴定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也有着更加深入地认识,尤其是随着可靠度概念的提出,应用可靠概率的鉴定方法,在理念的层面有着一定的先进性。首先,在对房屋结构的安全性进行鉴定的过程中,分析房屋结构的可靠性概率,以及相应的失效概率。接着分析出现事故的可能性,以及探究正常状态下的建筑物和预期服务区间,以确定它的寿命。可靠概率鉴定方法,在理论的层面较为完善,但是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仍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大量地进行实践探究,才能不断地完善规定。随着检测技术在建设行业中发展,这种方法也将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到现实中。

4屋裂缝的预防及处理办法研究

4.1房屋裂缝的预防措施

4.1.1地基沉降裂缝的预防措施

房屋因地基沉降而产生裂缝时,可使用加设砖块、揉压等方式在房屋的窗口下部铺设钢筋,采用砖石结构与主梁相连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地基的稳定状态。若发现地基存在不均匀的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强度不足的区域进行处理。重点关注建筑图纸中结构单一、布局规范的门窗和承重墙,这些位置容易发生开裂的现象,因此应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在房屋施工前,要严格筛选建筑材料,保证用于房屋建设的材料都能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结合施工地的地质环境和自然条件进行房屋地基的设计和施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根本上减少由于地基沉降引发的房屋裂缝。

4.1.2温差裂缝的预防措施

在房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会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当环境温度改变而产生较大温差时,就容易引发裂缝。为预防温差裂缝,需要在进行相关施工作业时,严格依照行业标准进行,预留1.2m的伸缩缝,以防止混凝土因热胀冷缩而发生开裂。此外,在混凝土结构的房屋中,可将上述伸缩缝分置为多个间距不超过20mm的分割缝。在房屋阁楼施工中,应加设保温板材,降低因阳光直射带来的温度变化。还可将屋顶设计为波浪形式,以提高屋顶的散热、通风性能,从而有效降低房屋外部的温度,减少因温差变化带来的裂缝。

4.1.3承栽力裂缝的预防措施

承载力裂缝可通过降低墙体所受的压力和荷载进行预防。承受荷载较大、墙体较薄以及已经产生承受力裂缝的区域,必须进行上述处理,以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及由于长期受到不合理承载力而引起的墙体结构强度降低。当出现承载力裂缝时,可在裂缝处加设钢筋混凝土,改变墙体的受力结构。此外,还可使用加固补强的方法提高单位截面的承载压力,减轻承载力对房屋结构及墙体的进一步破坏吲。

4.2房屋裂缝的处理办法

4.2.1表面封闭式修补

当房屋墙体出现裂缝时,可在裂缝处的墙面涂抹一层均匀的水泥、水玻璃或其他防水性材料,防止墙体内的钢筋结构被进一步腐蚀破坏,通过表面封闭式修补,恢复墙体一部分抗渗、防水功能。表面封闭式修适用于房屋外观开裂或不影响整体结构的裂缝的修补。当房屋内部出现较小的墙体裂缝时,可选用适当材料对裂缝四周进行涂抹,但若产生的裂缝较大且密度较高,就要将墙壁进行全面的覆盖涂抹。表面封闭式修补法在房屋裂缝处理中的应用较为频繁,n操作工序简单,不需耗费过多人力物力,修补效果明显。但由于其无法对裂缝内部进行修葺,因此仅适用于非结构区域的裂缝修补工作。

4.2.2压力灌浆修补法

压力灌浆修补法将水泥等化学浆液通过加压设备灌输到房屋裂缝的内部,从而使水泥逐渐渗透并充满整个裂缝,实现裂缝的完全修补。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宽度及深度较大的裂缝,尤其是因为承受不合理荷载产生的裂缝,采用压力灌浆修补法不会损伤房屋内部结构,修补后能达到较高的抗渗性及耐久性。但该种方法的应用面临一个巨大的阻碍就是我国目前还缺乏可靠的加压设备,同时也缺乏相关的修补技术,因此该种法方并没有被大范围的使用。

4.2.3碳纤维布粘贴加固法

大部分房屋裂缝都来自于承载力不足的情况,除了对墙壁表面进行修补外,还需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进行处理。在实施房屋裂缝修补工作时,要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发展方式选择适当的修补技术、方法、材料及修补时问。我国应用较为普遍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法为碳纤维布粘贴加固法,使用该种方法对房屋进行加固能够有效改善房屋的受力性能,从而使其达到强度及使用年限的要求,此外还能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提升房屋的整体安全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房屋裂缝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对此,应该通过安全鉴定分析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并且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消除房屋裂缝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房屋安全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周伶俐.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成因及处理对策探究[J].科技风,2014(13):157.

[2]贺二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全鉴定与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36.

[3]徐继东.房屋建筑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工业c,2015(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