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研究

李鸿华

深圳市大鹏新区卫生监督所环境与学校卫生监督科518120

[摘要]目的:观察量化分级卫生监督管理在公共场所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辖区葵涌、大鹏、南澳的241家公共场所进行了量化评级,观察量化分级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前后评级结果。结果:监管方法实施前,A、B、C级别分别有有1家、98家、151家,分级管理后,A、B、C级别依次为55家、157家、29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公共场所卫生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有益于改善卫生条件,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观察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公共场所的建设规模、数目与类型持续增加,由此衍生出的公共场所卫生问题相应增加,卫生监管工作面对诸多挑战。同时,社会群体对公共卫生需求及健康意识的提升,故而给予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更大关注度,促使监管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加。为改善公共场所的卫生条件,保证消费者知情消费[1]。笔者对比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内容作出如下总结与汇报: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抽取141家具备卫生许可证件的公共场所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住宿场所109家,游泳场所11家、公共浴室5家、美容美发场所116家。对以上入选的公共场所进行100.0%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周期均为12个月,同时统计以上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办法前后的卫生效果。其中把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前纳入常规组,实施后纳入试验组。

1.2方法

1.2.1组织:市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并结合我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实况拟定分级管理制度的执行计划,明确工作目标、适用范畴、工作规则、执行方法,建立了领导小组,组长为市卫生监督局局长。建立了评审小组,对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利用卫生信誉度等级公式和各类媒体进行宣传,引导经营单位加大硬件设施的引进,构建力争建设量化分解管理A级单位的气氛。

1.2.2培训:市卫生监督局组织各区卫生监督员等一线执法人员进行集体培训,推行管理通知、管理指南、分级评分量表及使用指南等进行系统化学习。组织市级、各区卫生监督员逐一核对评分量表,保证认知、标准的统一性,力争做到评分的公平性、合理性。

1.2.3实施:(1)量化分析公共场所中卫生监督项目内容,把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及机体健康水平的项目整合至卫生监管范围中,同时立足于实况拟定卫生监管次数,继而结合有关方案与规则要求,进行双随机监督与检查,内容以量化评估卫生许可审查、复查及频繁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等为主。针对存在轻度违规的场所,则应结合审核状况进行整顿;针对存在卫生问题但整顿态度良好且整顿工作及时、整顿结果符合相关标准的场所,可酌情维持其初有的卫生等级不变;针对其他其他情况,可以结合现状适度作出降级惩罚,进而实现卫生监督与管理的目标。

1.3观察指标[2]

量化管理指标评分为0~100分,≥90分且卫生状况优秀记作A级;70~89分且卫生状况良好记作B级;60~69分且卫生状况尚可记作C级;针对<60分为场所,应责令限期整顿,并依照相关法律作出处理。针对评估结果,设定监管频次,A级实施简化监管,每隔两年进行的现场检查≥1次;B级给予常规监督,每年检查频次≥1次;C级进行强化监督管理,每年进行的现场检查次数≥2次。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6.0软件包,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将P=0.05设为组间差异检测标准。

2结果

监管方法实施前,A、B、C级别分别有1家、98家、151家,分级管理后,A、B、C级别依次为55家、157家、29家,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通过对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管量化分级管理体制,能促进卫生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将部门工作的侧重点由过往单纯的卫生许可审批检查转移至协助、引导经营单位怎样有效全面贯彻落实评分量表上的要求,这样基层卫生监管员在实践中也会明确工作目标。该项分解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能协助经营单位在业务运行过程中逐渐增强卫生安全意识。为提升本单位在社会上的好评度,诱导社会群体的消费行为,经营者加大了卫生设备设施的引进力度,领导层也予以该项工作一定重视,这此时公共场所卫生条件监管逐渐步入至一个良好的工资局面中[3]。

回顾本次研究历程,笔者发现,卫生行政部分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影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针对一些小规模的公共场所而言,量化评分量表中的部分内容难以达到相关要求甚至存在缺项的问题,这些均是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在后续实施过程中需不断完善、改进的问题。

总之,对公共场所卫生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有益于改善卫生条件,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舒,胡志斌.泰州市姜堰区中小学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2):98-101.

[2]王锦秀,李书红.西夏区2015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现状与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6,32(06):853-855.

[3]卢玉璟,李明芬,宋学,等.石家庄市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新举措效果评价[J].医学动物防制,2016,32(04):42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