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靳宏宇

身份证:32132119900621xxxx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是园林行业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园林植物的虫害问题不断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介绍了园林植物常见的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关键词:园林植物;害虫种类;防治技术

1导言

随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和生态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日益重视。园林植物分布的均衡、结构的合理、功能的完善、景观的优美,以及物种的多样化与丰富化,已成为人们评判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态优美、环境舒适、安全宜居已成为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很多城市建设也把园林绿化作为重要指标进行推进。目前,随着园林植物的大批量引进种植,难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园林植物病虫害危害植物的枝叶、主干、根部,造成枝干光秃,严重时可导致大面积的园林植物死亡。因此,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纳入总体园林规划和布局中。

2园林植物害虫种类

2.1食叶害虫

食叶害虫是指对叶片造成危害的害虫,包括以叶片的汁液为食的害虫以及以潜食叶肉为生的潜叶性害虫,乃至以叶片为食的害虫。具有较大危害性的潜叶性和以叶片为食的害虫的幼虫,都具备咀嚼式的口器,其均为营裸露生活,只有一少部分潜进叶内或缀叶危害害虫,会被环境的因素所影响。这两种害虫的繁殖能力均较强,通常具备主动迁徙、快速扩散的能力,通常会构成间歇性爆发的危险。

2.1.1鳞翅目类

(1)毒蛾类。鳞翅目毒蛾科,大部分种类均是园林植物的首要害虫。

(2)舟蛾类。鳞翅目舟蛾科,危害到园林植物的种类主要有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和槐羽舟蛾等。

(3)刺蛾类。对园林植物造成危害的种类主要有扁刺蛾、黄刺蛾、桑褐刺蛾、丽绿刺蛾和青刺蛾等。

(4)夜蛾类。鳞翅目夜蛾科,众多类别均为当前园林花卉的主要害虫。

除此之外,还有尺蛾类、袋蛾类、螟蛾类、枯叶蛾类、斑蛾类、天蛾类和灯蛾类等。

2.1.2鞘翅目类

危害较大的为叶甲科类的害虫,对园林植物造成危害的种类有台龟甲、榆毛胸营叶甲、紫藤叶甲、白杨叶甲和茶叶叶甲等。台龟甲分布在海南、台湾、广东和福建等地,对鸡冠花、凤仙花和柑橘等造成危害,对鸡冠花的危害最大。

2.1.3膜翅目类

叶蜂科的叶蜂类是园林花卉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包括樟叶蜂、蔷薇叶蜂和杜鹃三节叶蜂等。

2.1.4刺吸类

同翅目、半翅目乃至缨翅目为主的刺吸类害虫具备刺吸式中器,如蚜虫、木虱、白粉虱、叶蝉、蚧虫、网蝽、螨类及藓马。这些昆虫大多数体积较小,平时十分隐蔽,在虫害初期,并不易被发觉。此类害虫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可以快速扩散,因此加大了防治难度,一些害虫还可能传播病毒。

2.2枝干害虫

枝干害虫主要指钻蛀危害枝梢和树干的虫类,这些害虫大多在幼虫时期钻蛀到植物内,对植物的输导组织进行破坏,使树势出现衰弱现象直到死亡,对园林植物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2.3根部害虫

根部害虫也称为地下害虫,会对园林中的植物形成隐蔽性的危害。这些害虫主要以植物根部为食,令植物缺水而死;或在地下挖洞,使植物的根呈悬空状,导致植物缺水而干枯直至死亡。最普遍的类别包括地老虎类、蝼蛄类、蟋蟀以及金龟子幼虫类等。

3危害分级

根据园林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可将园林病虫害分为以下3个等级,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为:

(1)重度危害。判断指标:虫口密度大,叶部病虫害被害率>2/3,枝梢>50%,树干、主梢、根部、种实>20%。该级别下应及时采用化学、生物、物理手段展开防治。

(2)中度危害。判断指标:虫口密度适中,1/3<叶部病虫害被害率≤2/3,20%≤枝梢≤50%,10%<树干、主梢、根部、种实≤20%。该级别下应及时采用生物、物理、化学手段展开防治。

(3)轻度危害。判断指标:虫口密度小,叶部病虫害被害率≤1/3,枝梢≤20%,树干、主梢、根部、种实≤10%。该级别下应注意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并采取生物、物理等手段开展防治。如危害变轻,则不必防治;如有加重趋势,视级别轻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虫害防治阻碍大,园林植物自身环境乃至城镇环境的特殊性,使园林植物虫害防治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园林植物虫害的防治应依照虫害的发展形式,乃至受害植物或寄主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保障防治的有效性。

4害虫防治技术

4.1园林植物管理

在进行防治的同时,应综合园林管理,普遍的方式可以通过在适宜的苗圃地进行育苗,以便保障苗的强壮;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正确搭配各类树木、花卉,以免一些害虫啃食相近的植物,谨防害虫扩散。正确施肥及灌溉,强化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综合整形修剪,剔除带有虫的枝叶;通过冬耕深翻,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减少害虫再次侵害的基数。

4.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通过生物和其产物对虫害进行控制的方式。该方式可以直接消除害虫,还能够转变生物群落的构成,对人、畜和植物起到保护作用,不会伤害天敌及其他有益生物,不会污染环境,对有些害虫能够进行长期控制。生物防治方式有虫治虫、菌治虫和鸟治虫等,但是生物防治见效慢,繁殖技术十分烦琐,防治效果受技术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4.3物理防治

通过物理以及人工的方式将害虫消除,并改变物理环境,打造对害虫有害的氛围,或将其隔离,禁止害虫侵入。物理防治通常使用捕杀的形式,即通过人力或者机械的方式,对群集以及假死习性的害虫进行捕杀,主要方式有诱杀、阻杀及高温灭杀。诱杀是通过害虫的趋性,设定灯光、毒饵、潜所和饵木等对害虫进行诱杀;阻杀是设定障碍,谨防幼虫或无法顺利飞行的成虫迁徙扩散;高温灭杀是通过热水、日光和红外线等,将果实以及种子内的害虫杀死。

4.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利用化学药剂(杀虫剂、杀菌剂、杀线虫剂等)的毒性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该方法是植物保护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防治措施。具有迅速、高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适用于病虫害发生的各个阶段。

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可利用50%硫悬浮剂500~…800倍液,或70%百菌清600倍液防治植物白粉病;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100倍五氯酚钠药液芽前喷雾,可防治植物炭疽病;用30%甲霜恶霉灵600倍、65%代森锌500倍液,或38%噁霜嘧铜菌酯1…000倍液防治叶枯病,效果可达92%以上。在虫害防治过程中,利用35%氯虫苯甲酰胺2…000倍,或40%毒死蜱…2…000倍进行树冠喷雾,可防治天幕毛虫和美国白蛾等鳞翅目害虫或部分鞘翅目害虫;用5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30~50倍药液浸蘸棉花团塞入天牛新排粪孔内,或放入1/4片磷化铝并用泥封排粪孔,可有效控制天牛等枝干害虫危害;用40%毒死蜱2…000倍,或50%辛硫磷2…000~3…000倍灌根防治蛴螬等根部害虫,效果较好。

4.5外科治疗

有些园林中的树木时常被枝干虫害侵害,特别是古树名木,因年时已久,虫害使树木出现大小不一的树洞及创伤,只有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才能使受损的树木更加健康地成长。如可以通过表层损伤治疗、树洞修补和外部化学治疗的方式进行。

结束语

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位置及防治阈值,有利于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治手段控制病虫危害,保护园林植物健康生长,为居民提供美观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参考文献

[1]王静.园林技术措施控制病虫害探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07):51.

[2]郑代平,时景燕.郑州市园林植物害虫调查结果与分析[J].种业导刊,2016,(07):17-21.

[3]彭祖强,张玉虎,段传宏,高春梅.信阳市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及防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58-59.

[4]吴文清,沈耀华,金小东,李慧瑶,丁新天.缙云县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J].植物医生,2016,(0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