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结核病人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胸椎结核病人的护理

郭亚秋孟凡英

郭亚秋孟凡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150056)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286-01

【摘要】胸椎结核的发病率高达40.57%。病变的发展有三大特征,即明显的后凸畸形、广泛的椎旁脓肿和脊髓受累并发截瘫。胸椎结核上述特征亦与其部位和解剖结构紧密相关,病变多在椎体并早期累及椎间盘,脊椎胸段的正常生理后凸由于病变椎间盘的破坏消失,病变椎体塌陷、压缩的楔形变呈现明显的后凸畸形。胸椎脓肿可沿肋间或局部向体表流注,椎旁形成张力性脓肿,可破入胸腔出现高热、胸痛、憋气等急性胸膜炎症状。脓肿若向后可突入椎管造成脊髓压迫症。下位胸椎及胸腰椎结核脓肿可在腰上三角区和腰三角区突出体表形成窦道,亦可沿腰大肌向髂窝流注,并可下降到大腿部。

【关键词】胸椎结核病人护理

(一)心理护理

胸椎结核患者卧床时间长,特别是出现截瘫后,患者对治疗和愈后信心不足,出现悲观、失望、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针对出现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关心体贴患者,介绍治疗方法和治疗成功病例,增强患者信心。

(二)治疗护理

1.手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指导,向患者讲明手术目的、治疗效果,取得患者合作。

(2)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满足患者需求,并给予安慰、鼓励和帮助。

(3)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协助患者进食、排便、翻身及肢体活动。

(4)让截瘫患者了解患者感觉平面和神经功能。按要求做好术前准备。

2.手术后护理

(1)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水封瓶长管下端必须在瓶内液面下2~3cm,并观察引流管内负压及管内液面波动情况,观察有无漏气情况。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出、扭曲、打折,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引流量,并做好记录。

(2)加强病灶引流管护理,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瓶,保持病灶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脱出、扭曲、打折。

(3)注意观察双下肢运动和足趾曲、伸活动,足趾屈、伸活动的出现,是截瘫恢复的征象。

(4)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饮食,并应多进食蔬菜和水果,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有利于截瘫的恢复。

(5)患者卧床时间长,卧床期间应加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行植骨固定术后,注意术后体位,防止植骨滑脱,保持翻身平稳,避免脊柱扭曲。植骨术后两周内,患者进行翻身时应由护士协助,翻身动作要平稳、缓慢,在保持肩、臀一线的基础上,以脊柱为轴线,进行左、右侧翻动。

(7)截瘫脊髓减压术后,由于暴露脊髓使椎体和部分椎弓根受到破坏,椎体出现不稳定情况,应注意术后翻身平稳,不要扭曲脊柱,以免影响脊髓功能的恢复。

3.健康教育

(1)防止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和静脉血栓,术后进行被动性的肢体锻炼,包括足趾关节的屈、伸,踝关节旋转运动,肩、髋展收运动及直腿抬高运动,定时为患者进行肌肉按摩,每日l~2次,每次10~20分钟。运动的同时,指导患者有意识地配合运动,冬天功能锻炼时预防感冒。

(2)站立前先摇起床头坐起,无头晕后再扶床站立,下床缓步行走,在练习行走过程中,护士应给予协助,避免摔跤、滑倒而发生创伤或骨折。

参考文献

[1]周凤英,张玉英,李秀华.25例胸椎结核并发截瘫的术后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张洪佑,白云振;胸椎结核合并截瘫132例手术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1980年03期.

[3]韩西成,谭瑞诚,吴昌其,张正之,吴晋普.经胸腔病灶清除术治疗胸椎结核(附74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1980年04期.

[4]王惠琴.椎旁弧形切口治疗胸椎结核(附89例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1982年03期.

[5]赵振久.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手术治疗(附61例报告)[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6]贾云忠.胸椎结核并发喘鸣一例报告[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4年Z1期.

[7]徐宝春;陈艳;曲桂芝.胸椎结核合并截瘫预防褥疮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9年01期.

[8]田武昌.我国胸椎结核并发截瘫手术治疗的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1年02期.

[9]孙兆玲.腰胸椎结核围手术期体位护理.河北医学2008年3月11卷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