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分析与对策

薛鹏瑶王海明张学颖王雅楠

薛鹏瑶王海明张学颖王雅楠(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血透中心158100)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170-02

【摘要】目的对维持性透析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并针对心理问题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对策。方法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1993年开展以来,已经为610名慢性肾衰患者进行了维持性透析治疗。本组为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随机挑选的40例患者。其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4.5岁,透析时间为6个月-14年。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分析对策

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已渗入到医学领域,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因尿毒症而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过着一种与正常人有较大区别的生活,他们要承受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1993年开展以来,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已达746人,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610人。我们针对2010年1月-2010年7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综合临床医疗工作及护理体会提出对策,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随机挑选的40例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年龄19-73岁,透析时间为6个月-14年。

2、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人群

2.1抑郁性格这类人容易给白己的精神造成压抑,而这种压抑超过一定界限,则发生精神障碍、陷入抑郁状态。

2.2强迫性格对血压的波动、体重的变化等一些细小的事,总有不安全感,容易形成强迫症。

2.3自爱性格特权意识极强,总想让别人对自己特殊对待。

3、常见的心理变化及原因

3.1抑郁症

这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学合并症[1]。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失望感。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口干、便秘等。严重时可有自杀倾向。其病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1因身体疾患导致体力下降、各种不适症状的折磨。

3.1.2对医疗设备与医护人员的过分依赖。如果不依赖血透机,透析病人将不能生存。如果没有医技熟练的医护人员,他们的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因此。透析病人往往认为自己的生命掌握在别人手中,从而产生一种自卑与失落感。

3.1.3就业困难

由于透析患者体力下降及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透析治疗,所以大约2/3透析患者不能重新回到从前的工作岗位上,这给心理上造成了巨大压力,因不能自食其力而意志消沉。

3.1.4经济问题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医疗体制尚不健全,而维持血透费用昂贵,且持续花费,因此在我们基层医院人部分病人医疗费用不足,很难达到充分透析,直接影响了病人的精神状态。

3.1.5家庭与社会压力

由于生活能力下降,承担社会与家庭责任方面具有一定限制,从而在各个方面对他人有较强的依赖感,对家庭成员及相关社会成员的信任感下降,从而易产生心理压力。

3.2不合作言行

逆反行为、性情暴躁、言行过激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常见。原因与身体疾病折磨、经济上困难有关。具体表现为有些患者对医护人员发脾气,对透析机性能不满意,对其他透析患者言语伤害。

3.3性功能障碍

不论男性及女性透析病人都常发生性功能下降。原因:一方面与躯体疾病有关,如尿毒症所致的激素改变、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及服用某些药物等。另一方面与心理学因素有关,男性患者中抑郁症、囚失业而使其在家中的地位倒转以及无尿的影响,常对性功能下降起促进作用。[2]

4、对策

4.1预防

适当向病人解释病情,使其对疾病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可避免胡乱猜想出来的烦恼。对精神情绪极其低落者,要警惕发生自杀,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4.2精神疗法

4.2.1针对患者易出现心理失衡、不安表现,首先尽可能创造一个能保守患者个人隐私的医疗环境,使患者与特定的、有信赖感的医务人员交谈。医护人员要认真听取患者的烦恼,抱着理解的态度建立一种医患信任关系。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对自己理解、认真对待自己,有什么事都会自然地与医务人员交流,从而使患者感情安定下来。

4.2.2对那些“希望对自己特殊对待”,“希望别人理解自己的精神痛苦”的自爱性格的患者,要理解,不要抵触。因大多数病人还未从内心完全接受透析治疗,缺乏承受能力,患者要正视现实、完成心理准备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医务人员要抱有“等待”的态度。

4.2.3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内容包括指导患者生活,如何饮食、如何用药、预防感染等。鼓励他们正确对待疾病。

4.2.4鼓励病人进行循序渐进而又恰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做操等,可大大改善病人的精神情绪。

4.3药物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原则上以精神治疗为主,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应慎重。

4.3.1抗焦虑安定15mgl-2/日

4.3.2抗抑郁多虑平25mgl-2/日或丙咪嗪12.5mgl-2/日

5、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依赖血液透析生存,生理上、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其心理状态是极其复杂的。医护人员应全面综合分析其原因,并对症治疗,对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峰,王玉柱,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尿毒症透析患者的治疗问题.中国血液净化.2002,1(1):37.

[2]于仲元主编,血液净化.第二版,北京现代出版社.83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