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中常见误区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防火设计中常见误区浅析

毕寅泉

江苏中意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高层建筑已然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建筑防火设计与公共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其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建筑防火设计存在诸多误区,这不仅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构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深度剖析了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缺陷;策略;

现代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对建筑防火设计的要求。密集的建筑群落、杂乱的建筑布局,再加上老城区改造及交通条件的限制,增加了建筑防火设计的难度。国家针对建筑防火设计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条例,旨在减少建筑火灾的发生,保障公众财产安全。

1简述建筑火灾的基本特征

首先,诱发建筑火灾的因素是多样化的,且这些因素具有不可预见性、不可控性等特征。归根究底,是由于现代建筑布局设计混乱,交通线路杂乱,光纤、电气管道等基础配套设施错综复杂。此外,楼道内安全通道设计不合理,指示标志不明确,居民随意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甚至封堵应急疏散通道,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其次,一旦发生建筑火灾,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会阻碍救援工作的开展,难以在第一时间控制火势蔓延,并对被困人员展开营救。而且高层建筑的结构较为特殊,内部走势为横向,火势能够迅速蔓延到顶层,加大了救援难度,造成难以想象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再次,建筑火灾被困人员很难快速逃离危险区,主要是因为建筑设计的横纵向设计较大,且火灾浓烟及惊吓影响人的主观判断,居民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体力寻找安全出口,这也增加了风险系数,而且由于火灾现场较为混乱,极易发生踩踏事故。

最后,高层建筑所使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大多为可燃性物质,一旦发生建筑火灾,不仅会加重火情,其燃烧过程释放的毒性物质还会使被困人员窒息,甚至是死亡。

2深度剖析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缺陷

2.1未充分考量建筑布局规划

大多数建筑防火设计人员对建筑布局缺乏重视,肤浅的认为只要确保防火配套设备完善即可避免火灾的发生,甚至认为即便发生建筑火灾,只要及时察觉,并使用自动灭火器就可以扑救。实际上建筑防火不能从设计工作出发,单纯的依靠消防设备显然是不符合建筑防火规范标准的。例如,在发生建筑火灾后,即便消防器械充足且完备,但基于建筑布局存在缺陷,会导致消防设备无法发挥实际作用,难以迅速控制火势蔓延。通常来说,建筑布局设计的误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建筑群落过于密集,单体距离不达标,一旦发生建筑火灾,极易引发连锁效应;对于消防栓和消防设备存储位置设计不合理,将其设置在距离火灾高发区较远的位置。

2.2消防给水渠道单一

一旦发生建筑火灾,需要立即采用水源进行火势的控制。现阶段,大对数高层建筑的消防用水都依托于市政供水系统,在防火设计过程中,并未充分考量多渠道供水。如果市政供水系统出现供水障碍或供应量不足等问题,由于消防供水渠道有限,难以采取其它有效的措施控制火灾,进而造成极其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2.3追求美观与经济效益使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

当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诸多行业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大多数商家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在建造商业建筑的过程中,侧重于大厅及特定楼层的设计,追求高贵华丽的视觉效果。根据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条例可知,在这种空间范围较大的区域内,应当设计多个小的防火分区,但是,大多数商家出于美观或经济性的考虑,使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增加了安全隐患。我们都知道,只有卷帘在落下时才能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而其降落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旦发生紧急性火灾,会延误施救时间,同时,如果卷帘发生故障,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2.4建筑采光、通风条件不良

建筑采光、通风条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与防火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如果设计不合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火情,危害公众财产安全。当下,诸多高层建筑为追求整体装饰装修效果,会忽略采光、通风条件,尤其是酒吧、KTV或咖啡馆等休憩娱乐场所,商家会为了突出创意主题,为顾客营造浪漫唯美的气氛,将原有的通风口等堵死。一旦发生建筑火灾,无法及时排除浓烟,长期处于封闭的空间内,会导致被困人员窒息。再者,部分高层建筑小区会在疏散通道或电梯口铺设劣质毛毯,虽然能提升美观性,但大部分地毯材质未达到防火标准,一旦发生火灾,地毯会快速燃烧,成为疏散逃离的阻碍。另外,电梯是高层建筑的刚需条件,能够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但是发生建筑火灾后,极有可能困住居民,再加上电梯结构的特殊性,更会增加火势,且封闭的空间也会增加伤亡。

3优化建筑防火设计的具体策略

3.1调整建筑空间布局结构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防火设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给予其高度重视。在建筑设计初期阶段,设计人员不单纯要保证消防设备数量充足,还要综合考量建筑物的结构特征、使用性质及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风向条件等,调整建筑群落实际距离,保证大型消防及救护车辆的顺利通行,以便控制火势蔓延,避免火灾连锁效应。

3.2设置自备消防给水系统

由于地方政府市政供水系统的服务范围较为广泛,且供水线路敷设相对复杂,人口基数不断扩张,部分区域经常出现供水不足或停水检修等问题,这不仅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消防风险。为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特别是楼层较高的建筑,应当充分结合实际用水情况,在建筑物内部设置合理的消防给水系统,一旦市政供水系统出现障碍,无法保证供水的及时性,可以立即启动自备消防给水系统,在第一时间控制火情。此外,要保证至少两个以上的建筑内设消防栓,并定期进行维养,这样在发生建筑火灾时,即便一个出现故障,也可以利用另一个进行火灾扑救,进而控制火势蔓延,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人员伤亡。

3.3保证建筑采光、通风条件良好

在建筑装饰装修的过程中,除了追求美观性及灯光效果,还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功能。尽量不使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以免防火卷帘故障延误火情控制,且卷帘的使用也应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根据建筑结构灵活运用。此外,应加大对采光、通风条件的重视度,以免在发生火灾时,浓烟无法消散,帮助被困人员快速逃离危险区。

3.4加大灭火技术研究投入,与建筑防火设计相结合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与现代科技的进步,各类创新型建筑防火技术层出不穷。进入新时期,我们需加大对建筑防火技术研究的投入,将建筑防火设计与创新型防火技术相结合,并落实到实处。例如,空间范围较大的商超,除了要保证灭火警报系统能够快速探测火情并开展扑救外,还需在第一时间疏散人群,合理利用水资源,杜绝过度浪费。

4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志,而这也给建筑防火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应当调整空间布局,增设自备消防给水系统,保证建筑采光、通风条件良好,实现灭火技术与现代防火设计的结合,进而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维护公众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曹容南.建筑防火设计中常见误区与防范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7(11)

[2]李国亮.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