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王柯力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

摘要:金融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更是其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助推器,因此能否对金融的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改革关乎到该地区的长远发展本文对当今的金融形势进行了新的剖析,并且根据国际上金融管理发展和改革的态势,从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系列深化金融管理的改革策略,希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前言:

如果要实现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持续发展,国内金融水平以及金融效益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金融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越来越的重视金融的作用,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规范了其管理方式,同时也加大了相关的管理力度。但是金融管理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由于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我们针对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新的解决的办法,以促进金融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优化。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我国经融管理制度的深化是提高整体经融管理水平,乃至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在借鉴国内外经融管理经验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因地制宜的顾及到我国具体经融管理情况,利用优良的经融管理方法来细化我国经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切实提高我国经融管理体制的水平以及效率。

一、对金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如果想要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提高区域经济效益,就必须要逐步提高该地区的经融管理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区域政府的积极配合,发挥好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政府要逐步对本地区的经融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和革新,以促进区域经融的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具体的经融体制的改革上,必须对原本束缚经融发展的问题进行攻克,在当前新形势下,利用经济飞速发展的优势,是的经融体制在革新中逐步融入新形势下的发展特征,增强发展原动力。除此之外,还要促进经融在行业内外的交易以及交换,使资金得到更好的流通,充分利用资本来促进经融行业的发展,最终达到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目标。

第二、在整体经济发展中,实体经济的发展与经融行业的发展是缺一不可的,单纯的发展其中一项都是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的。由此可见,我们在具体发展中,必须要将实体经济发展和经融发展相结合,以此来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在发展中推行的新的经融中策已经充分的重视了实体经济与经融行业的关系,在发展中使得区域经济得以平衡,实体经济与金融也的发展实现了双赢。经融业的发展无形之中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反之,实体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经融业也是一种维护与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带动着整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经融业的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支持,经融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可以确保实体经济涉及到投资的安全性。

二、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的整体状况

(一)金融管理体制的职能愈发深化

经研究,我国地方政府逐渐对区域经融管理的职能进行了深化。经过了风险处置到区域经融发展等过程。将政府的做为细化开来看,从1996年将化解农村合作基金会债务风险承担起来,到2008年开始监管小额贷款公司以及经融性担保公司是十分明确的。这都表明政府在逐步的做出促进经融体制改革的工作,随着地方政府在经融管理中的权限的不断增多,范围逐步的扩大,政府和经融管理的关系正在日益密切,政府的参与度也在逐步深化。

(二)逐渐建立完善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

要推进金融管理体系的改革,一个完善的金融管理体制必不可少。而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管理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同时加入一些新的创新元素,建立健全一个适合于我国金融业长远发展的金融管理体制。与此同时也需要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系统,我们要加强与中央驻地金融体系的联系与合作,使体系具备全面性,从而共同维护地方金融的稳定发展。至于要如何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密切监管。各地监管部门应该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对各管理部门认真进行定期的督察与指导,保证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合理的运用好金融制度,从而推动金融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政府要与金融监管机构密切配合,建立地方金融监管安全防护网,及时对系统所出现的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与合理的处置。总之,就是要控制好系统的整体安全,促进体系组织的合理运作,从而提高整体改革体系的安全性能。也只有在各地区金融机构的支持与配合之下,我国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才能真正得到有效防控。

在经融管理的不断发展中,地方政府的参与度也是与日俱增,逐渐提高了在金融管理上的重视程度。各地政府正在积极的完善和健全经融管理机制,在各地政府设置的与金融发展有关的部门也是屡见不鲜,通常被称为金融工作办公室,总而言之,地方政府正在逐渐的行使自身的金融管理职能,具体的职能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如下所示:

(1)对于区域经融发展的总方案进行详细的制定,并且照其执行;

(2)对于区域金融机构改革起到促进的作用;

(3)对于区域金融业发展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金融风险的要进行相应的防范;

(4)对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要进行完善和优化,要利用各种记录措施吸引投资,促进各类金融机构的建立;

(5)对于中央驻地方的经融管理部门的工作要进行积极的配合,以确保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最大程度的降低金融风险的冲击。

三、我国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中的不足

(一)金融管理体制中的职能不够集中

就目前我国地方金融管理现状而言,经融管理职能不够集中,分散性极大,协调起来特别困难,这对于具体的金融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职能分散使得在金融机构的监管上不能统一,无法很好的得到协调,导致了政府金融管理水平低下,无法实现应有的管理效果。具体而言,地方金融办所负责的监管工作中涉及到小额贷款公司、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其余的金融组织则有商务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负责。这严重的影响了政府在金融管理体制中职能的发挥效果。

(二)对于金融管理职责的定位不够细化

在当前我国实际的政府金融管理部门中,部门职责相对比较广泛,同时承担着实施金融专业管理以及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双重职责。而这两种职责相去甚远,如果要同时胜任,对于部门的要求就十分高了,无疑是对经融管理部门提出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我国经融管理人才不足

由于金融管理的特殊性,在针对相应的管理人才上有着十分高的要求,要求政府经融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金融管理能力。而目前我国这面的人才相对比较少,因此,在具体的任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对于经融风险的监控力度不足

对区域金融机构来说,区域政府的责任是双重的,具体如下:第一、地方政府必须担负起推动金融机构发展的责任;第二、地方政府还要对金融风险进行严密防范。在实际操作中,区域政府实际做到的只有第一项任务,而往往忽视了第二项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任务。加之,区域政府在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地方性特色,缺乏全局性,存在很大的问题,政府职能无法发挥到位。

四、针对我国金融管理体系进行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金融体系监管;避免经融风险的侵害,改革完善金融管理体制

要变革金融管理体制,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优质的金融管理体制的支撑。我们必须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融入到我国实际的经融特点,创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金融管理体系。此外,还需要我们在发展中,识别发展带来的风险,确立一套完善的金融风险识别防范系统。区域金融发展还需要与中央驻地金融体系相结合,全面升级本区域的金融管理体系,为区域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政府还需要联合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完善区域金融监管防护网,对于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金融风险要做出及时的回应和应有的防范。总而言之,要确保金融业发展的稳定安全,最大限度的提高金融管理体系的系安全性。

(二)推动新金融组织的发展,创建综合性的经融风险防范机制

在我国经济发展空前扩大的今天,金融组织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新的金融组织的出现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有着助力的作用的。由此可见,我们在对经融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优化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新型金融组织的发展和推动,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金融机构无法接纳过多资金的问题。除此之外,新的金融组织对于区域资金的流通以及交换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带动投资。要想对民间融资方式进行规范,必须要依赖于政府的监管和引导。政府必须承担起自身的监管责任,在发展中对民间融资方式进行改革完善,将民间融资引导到一条规范化的道路上来。政府必须给与群众合理投资的理念,推动民间融资的发展。促进各类民间金融组织有序持续的发展,将金融管理体制切实的落实到实处,促进金融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结论:

总之,我国整体经济要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重视经融管理的革新,要明确经融资本的重要地位,深化分析金融效益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结合我国经融体制整体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经融管理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改革,以此促进我国经融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信艳,洪俊,我国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探究[门纳税,2017(32)

[2]王廷瑞.关于我国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7(20)

[3]李宸,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探索J.当代经济,2017(23).

作者简介:王柯力(1989.02-),男,江苏省张家港市人,2011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审计大学,现居张家港,在职研究生专业是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