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9
/ 2

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

黄清

身份证号码(44162219900220XXXX)

摘要:房地产公司里,项目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得当,可以使投资者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减少成本浪费,提高投资者收益。而项目全过程涉及前期拿地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每一阶段有不同的控制要点,同时全过程控制又是系统工程,前阶段控制的结果会影响后续阶段的造价,环环相扣。因此,造价人员应清楚知道项目每个阶段成本控制的侧重点,重视产品前期定位,时刻监控目标成本动态偏差,努力将项目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关键词:全过程;控制;造价

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门技术,讲究技巧,如何使项目效益最大化,减少无效成本,以下我将从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分别论述。

一、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应充分了解项目概况及评估地块风险

项目前期拿地决策阶段是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投资者经济效益测算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造价管理人员应根据现有资料尽可能编制精度高的可行性研究测算。要想可行性研究测算更符合项目实际情况,造价管理人员首先应随同设计、营销人员到项目实地考察,充分了解项目的区位、规划条件、交通等情况,也只有到现场看过,才能更准确预估前期费用,特别是因项目而异的临水临电费用及基础设施费。其次,应搜集项目所在地的规费文件,不能仅仅只是凭借过往经验数据进行预估,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测算。另外,应充分评估项目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法律风险、融资情况等,尤其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政策稍有变化,都会影响项目的销售及回款,从而不同程度影响现金流,增加财务成本,影响项目效益。综合评估与项目相关的各种因素,可行性研究测算精确度才高,才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避免决策失误,同时为后期工程造价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二、项目设计阶段,应准确定位,加强图纸会审

方案及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贯穿项目整个开发过程,由于设计图纸一旦确定,后期如有重大调整或修改,工程造价将失去控制,大大增加成本,所以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尤其重要,各部门人员都应紧密配合,清楚此阶段的工作。

(一)营销人员应充分调研市场情况,进行科学市场预测,从而确定好项目定位,具体包括客户群体、产品类型、外立面风格、户型配比、二点一线方案等;

(二)项目管理人员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配合营销人员确定好二点一线方案,考虑销售节点的同时,兼顾工程造价,确定一个最优方案;

(三)运营部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及二点一线方案,合理安排分期,确定项目重大节点;

(四)设计人员在项目定位确定后,应加强与甲方单位的沟通,为甲方提供各种产品类型限额设计指标,如钢筋含量指标、混凝土含量指标、模板含量指标等,协助甲方建造性价比高的产品,在源头实现造价控制的目标。另也应在保证图纸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项目整套施工图设计,加强图纸会审,减少人为错误的设计变更,节约成本。

三、招投标阶段,择优选择施工单位

房地产项目的招投标是一项集大成的系统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单位,而任何的采购工程,都应尽可能通过招标确定单位,充分发挥公司的内部集采库。为了选择合格的施工单位,要求造价管理人员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经得起各种诱惑。

有了专业知识作铺垫,造价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各方要求,编制招标文件,准确计算招标工程量清单,算出合理的招标控制价,做到工程量清单子目齐全,特征描述正确,施工界限划分合理,数量计算无误。在保证工期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投标报价最优的投标人,择优选择施工单位。通过竞争机制,优化内部资源配置,高效完成工程建设。而到正式签订合同时,具体合同条款的审核签订应做到严谨、全面、公正,明确施工方承包范围与内容、计价方式、工程质量要求、合同工期、签证及设计变更确认程序、索赔方式、双方责任与义务,违约责任等。一份合格的合同能有效减少后续施工过程中双方的扯皮,把工程造价控制在项目预算内。

由于招标阶段造价管理人员是特殊职业,应秉承透明、公正、公平原则,不泄标,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四、施工阶段,及时审核,重视动态成本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最重要的是要及时监督反馈,按照PDCA

循环管理理论,兼顾质量、进度的同时,不断反馈优化,尤其加强对总承包工程、室内装修等金额重大工程的管控。

每个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都会有量身定制的一套实施目标成本。为了保证公司的效益,每个造价人员在施工阶段时,首先应清楚目标成本的金额及范围,当设计初步图纸及概念出来时,及时进行测算、反馈、调整、优化,将金额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

确定了合同金额及单位时,加强与现场、设计的沟通,严格控制签证及设计变更,并加快施工图预算转固、变更及签证的审核,根据项目现场情况,预估待发生金额,夯实成本基础。以总承包工程为例,当施工图出来时,及时安排施工图算量对数,双方确认无误时,及时对总承包工程金额转固,后续所有的签证及变更都在此转固金额的基础上增加,转固的同时,将双方初步核对无误的金额与目标成本相应范围进行对比,如未超目标成本,后续加强对签证及设计变更的控制,如初步的施工图预算已超过目标成本,则考虑从其它科目调配,并及时对成本预警,考虑对未发生工程的成本进行优化,并按此优化方案执行,按此PDCA理论,最终使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

五、竣工结算阶段,抽查现场,注重结算资料质量

竣工结算是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相比其他阶段而言,此阶段对成本的影响相对有限,但也不容忽视,此时更多应注重结算的准确性。

任何一项工程完工时,造价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按合同规定时间提交完整的竣工结算资料。当正式审核每一份合同时,首先应核对资料的完整性以及规范性,检查资料是否齐全,以及资料是否有相关人员的签名确认,其次在审核工程量时,应准确计量,避免出现少算、多算及重复算的情况,同时针对竣工图纸,应注意图纸与现场施工的一致性,及时抽查现场,到现场进行核对,以免出现现场与图纸不相符的情况。另外,结算审核工程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再次梳理合同,熟悉合同的职责,针对现场的全部情况,做到不放过任何应奖罚的情况。当然,为了结算的准确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施复审机制,减少人为错误。最终,结算完的资料应及时归档,方便项目清算。

项目结算完,应及时梳理相关的成本,进行项目后评估,分析最终实际成本与原定目标成本的偏差,寻找原因,并进行反思总结,积累经验及相关成本指标,汲取教训,为下一个相似项目的操盘提供有力的数据及经验支持。

当今社会,随着人工及施工材料的上涨,精细化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已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了。与此同时,也赋予了我们造价人员更多的使命,针对日益上涨的成本,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勤练内功,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资源整合,寻找优秀供应商,把握造价行业发展的趋势,使每一份钱都花在刀刃上,创造更多的盈利点,也为企业生存创造更多的空间。对于个人,则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不仅熟练掌握自身专业的知识,也能了解其他专业的相关理论,清楚工程造价的敏感点及关键点,能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可实施的优化建议,具有全面掌握及分析动态成本的能力,从而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J].张小俊.绿色环保建材.2019(05)

【2】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刘欣.河南建材.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