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分析

王玉玲

(黑龙江省社会康复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其中30例为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30例为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参数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C、TG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满意,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066-02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高脂血症一般是指血清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高脂血症是西医病名,中医中见于“心悸”、“眩晕”、“胸痹”、“中风”、“消渴”、“痰浊”、“痰瘀”等病证之中[1]。中医治疗本病多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临床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其中30例为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30例为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5.6±2.5岁;高胆固醇血症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者9例,混合性高脂血症1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6.5±3.5岁;高胆固醇血症9例,高甘油三酯血症者10例,混合性高脂血症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相对平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给予吉非罗齐200mg,早晚餐前口服;普拉固15mg,随晚餐服用。

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痰湿阻遏型10例,气滞血瘀型10例,脾肾阳虚型7例,阴虚阳亢3例。

(1)痰浊阻遏化痰祛浊,降脂通络,佐以活血。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味。用药瓜萎、薤白、半夏、陈皮、帜壳、郁金、泽泻、生山楂、荷叶、茵陈。兼阳亢者,头痛而胀,烦躁,脉兼弦数,加白菊花、罗布麻叶;兼火郁者,烦躁易怒,面赤口干,怕热,小便黄赤,脉兼弦数有力,加桅子、黄连;兼瘀血者,胸部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加丹参、三七粉(冲);兼浊(冲);兼浊毒或热毒者,证候较重且进展急骤,心烦,大便于燥,舌苔黄,脉促或兼弦数,加熟大黄、蚕沙;兼气滞者,胸部闷胀作痛,胁肋撑胀或胀痛,脉兼弦象,加陈皮、玫瑰花[2]。

(2)气滞血瘀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佐以化浊降脂。血府逐疲汤加减,用药赤芍、桃仁、红花、当归、牛膝、川芎、柴胡、枳实、丹参、山楂、三七粉(冲)、泽泻。兼见痰浊者,加郁金、半夏;兼阳亢者,加菊花、罗布麻叶;火郁者,加桅子、黄连;浊毒或热毒者,加熟大黄、蚕沙。

(3)脾肾阳虚精神委靡,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形寒肢冷,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腰膝酸软,四肢等处水肿,大便溏薄,舌质谈,舌体胖,有齿印,苔白滑,或苔薄白,脉沉细。温肾健脾,佐以化浊降脂。金匮肾气丸与健脾丸合方化裁。肉桂、熟地黄、山药、淫羊霍、山茱萸、泽泻、茯苓、党参、白术、陈皮、灵芝、生山楂、麦芽。

(4)阴虚阳亢滋阴潜阳,佐以化浊降脂。天麻钩藤饮加减;镇肝熄风汤加减。用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先煎)、钩藤(后入)、桅子、怀牛膝、桑寄生、杜仲、益母草、石决明、何首乌、草决明、白菊花、生山楂。镇肝熄风汤加减:白芍、玄参、生龟甲、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赭石、茵陈、生麦芽、何首乌、菊花、草决明、生山楂。

1.3疗效判定

显效:TG下降大于40.0%以上、TC下降大于20.0%以上、HDL-C上升大于0.26mmol/L。有效:TG下降20.0%~40.0%、TC下降大于10.0%~20.0%、HDL-C上升大于0.104~0.26mmol/L[3]。无效:实验检查指标没有达到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分别采用χ2和t进行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参数进行比较,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前TC(6.35±0.55)mmol/L,TG(3.50±2.68)mmol/L,HDL-C(0.87±0.14)mmol/L;治疗后TC(4.95±0.95)mmol/L,TG(2.36±0.92)mmol/L,HDL-C(1.08±0.21)mmol/L;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前TC(6.34±0.82)mmol/L,TG(3.38±1.65)mmol/L,HDL-C(0.89±0.15)mmol/L;治疗后TC(5.76±1.33)mmol/L,TG(3.35±1.65)mmol/L,HDL-C(1.03±0.18)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HDL-C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TC、TG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30例,显效18例(60%),有效10例(33.33%),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30例,显效13例(43.33%),有效7例(23.33%),无效10例(33.33%),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政策专题组将血脂异常分为高TC血症、高TG血症、混合高脂血症和低HDL-C血症。中医学中究其本原,其产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而尤以脾、肾为要。痰浊、痰血是贯穿高脂血症的基本病理环节[4]。因此,痰瘀并治应为高脂血症的首选治法,应在辨证的基础上予以重点考虑。中医治疗本病多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同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辅以中医食疗药膳及针灸、推拿等特长,显示了其疗效好、副作用少、调脂作用持久的优势。

本研究中,治疗前血脂参数TC、TG、HDL-C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TC、TG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采用中医辩证治疗高脂血症,只要辩证准确,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祝石华.辨证治疗高脂血症72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4):13-15.

[2]史焕周.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9):13-14.

[3]宋素青,张汉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56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5,21(4):27-28.

[4]宋云鲲.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9):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