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卫念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卫念红

卫念红

(洛宁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南洛宁4717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100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分别有5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其中干预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结果:经对比分析,干预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护理满意度及质量得到提高,对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风险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183-02

呼吸内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种较多,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病情错综复杂,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1]。呼吸内科疾病治疗周期较长使护理风险增加,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有效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明显。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10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男64例,女36例,年龄38~65岁,平均(45.4±8.5)岁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即干预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所患疾病种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血栓等,本次研究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住院过程中疾病的基础护理、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学习讨论呼吸内科发生护理风险事故的原因,增强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室内整洁,对行动困难的患者,增加保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不良情绪,增强其康复信心,定期协助患者翻身让或者正确的咳嗽。帮助患者擦拭身体,保持清洁预防病发症[2]。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采用亲切、消除患儿的不安心理,让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调至最佳状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介绍诊疗计划及风险管理护理措施;增加防范意识,学习预防疾病,急救、自救的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起因、状况,治疗的方法,减少焦虑使其配合治疗[3];让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消除恐惧;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制定相应的计划,使其快速康复。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基础,不断学习,使护理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全面。病房内应保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每天应对病房进行消毒,以免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比较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前,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均无统计学意义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提高,干预组风险管理护理优于对照组普通护理[4]。见表1,干预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管理质量比较

3.结论

护理工作是医务行业的一部分、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护理人员来说,要做好护理工作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风险管理的加强是必不可少的[4]。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即热爱本职工作,热诚为患者服务,同时,还要适应护理事业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作为护理人员,首先应当热爱自己的职业,如果没有这种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是不可能干好护理工作的。在工作中,高度的责任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护理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更需要具有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护理人员要时刻将病人的安危放在心上,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决不能马虎,偷懒,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杜绝差错事故的出现。作为护理工作者,还应当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仅要了解病人的生理疾患,也应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关怀和帮助患者。在工作中,既要千方百计解除患者生理上的痛苦,也要想方设法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安慰,这样才能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护理学科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是与人文和社会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在努力掌握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求知范围。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己在文史、艺术、社会科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修养,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精神,加深对人的健康和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养,以适应护理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护理行业也不例外,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社会医疗卫生事业以及临床护理的发展也使传统护理理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5]。对护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同时也要关注护理学科的新发展,不断给自己“充电”,以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要求。采用护理风险患者对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风险管理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潘炜.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8):66-67.

[2]余娟.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9):17-18,19.

[3]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33(5):906-908.

[4]陈春丽,杨婉娜,张丽明等.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45-547.

[5]安艳丽.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