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的护理

潘玉红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500)

【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因为使用抗结核药导致的药物性肝炎的36例患者,分析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性肝炎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情况。结果:经过0.5~1个月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后,36例因使用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ALT、AST以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均显示正常,预后良好。结论:停止患者使用的对肝有损伤的药物,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

【关键词】抗结核药;药物性肝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196-02

肺结核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由肺结核患者的呼吸进行传播。调查发现,我国是每年肺结核死亡率较多的国家之一,因此要注意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对公共卫生环境的管理力度,降低肺结核的传染。临床上对于肺结核的治疗药物主要是利福平、比嗪酰胺等,该类药物均具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对人体的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本次研究研究的是我院收治的36例因为使用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性肝炎患者,对其致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36例因使用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37.6±8.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结核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结核病治疗之前,均采用HBV血清标志物和肝功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均正常,但是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逐渐升高,可达1142U/L,其中还有13例患者的胆红素出现轻度的升高现象。

1.2方法

1.2.1药物疗法嘱咐患者立即停用抗结核病类药物,如利福平、比嗪酰胺等,同时给患者口服乙胺丁醇、异烟肼或者是肌肉注射链霉素,并根据患者的病症给患者保肝护肝类药物进行治疗,如ATP、护肝片、肌苷等。

1.2.2护理①病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呕吐次数、呕吐物质以及精神状态等,并详细记录数据,对患者进行隔离护理,及时对室内进行消毒处理,对患者使用的物品进行全面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②心理护理:患者会因为患有肺结核病而产生害怕心理,包括对别人的传染、家庭压力以及社会歧视等,会使患者的精神状态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下,再加上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的无疑是进一步的打击,从而对治疗没有了信心。所以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自身文化程度的差异给予不同的疏导和护理,给患者讲解抗结核治疗的具体情况以及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其治疗方法,效果等,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知度,进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良好的信任感,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③饮食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的困扰常会出现厌食等情况,因此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物质,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给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如高糖、低脂以及高蛋白饮食,以及静脉滴注维生素、葡萄糖液、钙等营养物质,同时每天保证患者摄入足量的蔬菜水果。

1.3统计学处理

以上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2.结果

经过0.5~1个月的药物治疗和护理,36例因为使用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患者的ALT、AST以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均显示正常,预后良好。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肝炎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药物性肝炎指的是因为药物使用不当或者是药物的代谢产物对机体肝脏造成的损伤[1]。一般常发生在无肝病史或者是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身上,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肝脏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代谢,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所有出现用药不慎或者是药物滥用的情况就会对肝脏造成损伤[2]。药物性肝炎根据治疗的方便性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炎型、脂肪肝型)、肝内胆淤型(单纯胆淤型、胆淤伴炎症)以及混合型。其中肝炎型的临床症状相似于病毒性肝炎,因此诊断时要谨慎,以免造成药物性肝炎。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因素较多,包括药物剂量、患者年龄、性别、营养状态以及患者肝脏的原有疾病。其中药物造成的肝炎有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以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两个方面。在短程化疗抗结核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对肝脏毒性最大的药物有H、Z3、R三种,若同时使用以上三种药物,可将对肝脏的毒性提升3倍。患者由于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对抗结核药物的反应有所差异,每个患者的肝损伤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对护理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3]。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对抗结核药物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熟练掌握,也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用药方案,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理念,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此外,还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用药反应进行观察和了解,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身体的健康发展。本次研究中对36例患者进行研究,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各项指标检查均恢复正常,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停止患者使用的对肝有损伤的药物,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恢复正常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达莉,吴希媛.抗结核药造成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1(2):99-100.

[2]童妹睿.药物性肝炎引发重型肝炎的护理[C].//江苏省第十二届传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238-239.

[3]沈忱.抗结核治疗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护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547-4548,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