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再出血58例护理探讨思路构架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再出血58例护理探讨思路构架实践

邓爱球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9例。在对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期再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恢复良好者率为6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38%;经护理后,护理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再出血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恢复期;再出血;护理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在术后恢复期多种因素会导致在此出血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1]。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恢复期再出血的可能性,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期再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分析治愈率及生活质量。现对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包括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9.46±12.34)岁。护理组包括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8.73±11.8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②患者入院时血压均高于正常水平;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严重疾病;②精神不正常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1.2一般方法

1.2.1诱因分析

用力排便所致7例,躁动不安10例,呼吸道受阻及肺部感染5例,高血压36例。患者术后再出血的潜在原因是原有基础病变,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术后血压重复波动或急剧升高,尤其情绪及心理波动大、躁动不安以及用力排便等因素更会导致血压的剧烈波动[2]。除此之外,颅内压改变、术中止血不彻底也是造成患者术后再出血原因之一。

1.2.2护理干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意识状态观察及术后密切监测;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措施如下:①意识状态观察:采用GCS评分对患者意识是否存在障碍进行观察,并通过观察瞳孔的方式以判断术后是否出现再出血。②血压控制:可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对血压进行监测,术后确保稳定的血压。同时对脑水肿进行有效控制,根据血压监测数据早期采用微泵推注硝普钠或静滴硝酸甘油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胃管者或进食者则需要改用口服降压药的方式,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160/190-100mmHg之间。③呼吸系统护理:根据血氧监测数据将氧流量控制在1-3ml/min,如有必要可采用呼吸机予以辅助呼吸。对于轻度意识障碍或神志清者应鼓励咳嗽,定期协助患者进行拍背及翻身处理,并采用氧气雾化吸入等方式协助患者排痰[3]。术后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度,旨在改善患者的通换气功能,对于意识障碍较重且短期无法清醒者需要早期行气管切开治疗。在吸痰时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注意动作要的轻柔与适当吸力,同时还要做好口腔护理工作,避免缓和出现口腔感染状况。④引流管护理:确保穿刺引流管的通畅度,对引流液性质与量予以认真记录,一般情况下引流袋需置于患者头颅穿刺点水平,以确保其颅内外压力的平衡。面对引流不畅的状况时需要及时地予以冲洗,例如引流管内出现新鲜血液则提示可能会出现再出血,因而可经引流管内注入凝血酶等止血剂,如经过上述处理后仍出血不止,则需要对其进行开颅止血操作[4]。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患者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参考ADL-Barthel量表。

1.4统计学分析

经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t值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结果。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恢复及随访情况

护理组恢复良好者率为6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死亡人数中,5例患者因发生脑疝而导致其中枢呼吸循环衰竭死亡,3例则因严重肺感染并发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比较[n,(%)]

3讨论

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具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变为患者血压波动及增高。因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严格地控制患者血压,并对其血压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尽可能地降低外在因素的刺激,例如切忌情绪波动、用力排便以及呼吸道感染等[5]。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强护理观察以及科学有效护理干预,从而能显著地降低再出血发生率,从而促进早期治疗,最终降低死亡率[6]。本次研究中,护理组恢复良好者率为6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38%;经护理后,护理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患者实施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早期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再出血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慧霞.优质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8):135-137.

[2]王力伟,李学良,湛金梅,等.早期康复指导在高血压脑出血运动障碍患者护理中的评价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6):120-122,135.

[3]程国杰,王宁,赵晓辉.无框立体定向引导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5-47.

[4]瓮杰慧,王维,刘新静,等.FMEA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再发脑出血风险和适应状况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8):1076-1078.

[5]赵杏香,陆春彩,黄雪梅,等.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延续护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7,(7):657-660.

[6]陈玉珍,连春鸯.延伸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