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温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7
/ 2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温馨

温馨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宿州市234000

摘要:机电设备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彰显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国家进步的基石,也是各行业蓬勃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虽然机电设备已经大范围地应用于各个行业,但是机电设备的管理现状却令人堪忧。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滞后、素质较低,机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技术力量薄弱等是目前机电设备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管理不当会使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本文着重对目前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一、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大多数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是首要问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他们在机电设备的管理方面有自己的判断,管理传统的机电设备游刃有余,但是对于新型的机电设备,他们往往束手无策,同时对于新设备的接受能力较差;另一类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新员工,对于新型的机电设备,他们能很快地掌握其理论知识,但具体的操作熟练度还缺乏相当多的经验。此外,与身经百战的老员工相比,安全意识才是新员工最缺乏的。正是这些原因,使得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管理理念滞后

从目前的机电设备管理现状来看,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是根本问题。从机电设备的采购管理到报废管理,整个管理过程都显示我国管理理念滞后。在机电设备购置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把关,以至于许多质检不合格的机电设备被投入使用。在机电设备使用阶段,管理人员缺乏为设备编号的习惯,一些设备的标志牌缺损无人管理。在机电设备的维修方面,管理人员没有定期检修设备的意识,总是认为“坏了才修”,导致有的设备错过了最佳检修期而直接报废,有的设备明明已经达到了报废标准,却继续投入使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更增加了安全隐患,可谓因小失大。就如采矿机电设备而言,如果继续使用应当报废的采矿设备,那么每日的采矿量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老化的零部件会缺乏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有数据显示,30%的矿难事故与机电设备的管理理念滞后有关。

3、机电技术力量薄弱

正是因为机电设备管理理念滞后,以至于大多数企业都没能意识到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所以,许多企业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去培养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他们认为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只是为机电设备生产服务的,不能从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就对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所开出的薪酬也让许多人失望,从而导致优秀的专业性人才慢慢流失。此外,许多机电设备的作业环境都较为恶劣,这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比如建筑业,矿产业等,企业开出的条件无法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所以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往往交给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他们在工作中做出的判断往往具有滞后性,无法及时找出关键问题所在,从而错过最佳的维修期,导致生产安全无法得到较高得保障。

4、存在安全隐患较多

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一方面,因为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机电设备在使用时不能得到较好的管理和后期维护,不同型号的机电设备应当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检修期,如果管理人员并不注重这个问题,而是进行统一管理,那么很可能导致设备管理混乱,该检修的未检修,该报废的未报废,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机电设备管理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十分重视机电设备的管理问题,反而很多工作环境特殊的企业以及一些小企业,他们会因为工作环境恶劣或者经济预算紧张等原因,并不重视机电设备的管理,所以他们会将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分配给普通的工作人员,当然,这些普通的工人并没有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所以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很难识别并做出有效处理,从而埋下事故的种子。

二、提高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1、加强机电安全管理,

小隐患不除终成大事故,准确识别并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不是事故发生后的及时补救,而是准确排查安全隐患,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对此,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机电设备管理计划,对每一种型号的机电设备都应有清楚的认识,随时观察并记录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需立即排查原因,以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保证机电设备正常安全运行。加强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需要企业及管理者们加强注意。

2、加大投入,定期检修与更新现有设备

为了配合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对此,首先需要对新购置和正在使用的各个机电设备进行详细的备案记录,包括型号、用途、寿命周期、已使用年限以及修理状况等,然后根据不同情况为每一个机电设备制定一份检修计划。有了检修计划,便可以实时监测投入运行的机电设备,一旦其达到检修标准,便需要停机进行检修,否则小问题将转化为大问题。如果设备经监测后已达到报废的标准,那么应当立即作报废处理,切不可因为经济问题而继续使用,否则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3、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保证并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培养优秀合格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是必由之路。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首先其综合素质应当过关,其次其专业能力应当过硬,只有兼具这两方面的能力才能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对此,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新员工和老员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要发放具体的任务,要求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并制定合理的考核计划来检验管理人员是否已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此外,可定期举办新老员工交流会、帮扶会,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齐心协力为提高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而奋斗。同时,可开办讲座来增强每一个人的安全管理意识,强化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4、协调组织调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的前提,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是工作完成的保障。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制定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尤为必要,因为它不仅可以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行为,更作为一把标尺帮助决策者做出赏罚分明的决定。此外,可以将定期管理的结果同规章制度中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机电设备管理是否达到理想的效果。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大大减少机电设备管理的工作量,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使一切工作更有组织性。

5、严格执行建立的技术标准

一项好的技术标准,需要严格地去执行,才能发挥它的价值。着力培养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及其操作维修等专业技能,同时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保养、维护及检修等管理制度,力求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此外,还要根据机电设备的型号、运行特征及环境要求等特点,来制定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检修方案,从而做好事前的预防工作以及事后的抢修工作,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办事,否则应接受相应的处罚。

6、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的监督体系

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后,为了保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能够严格地执行,便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督体系。监督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职能,从而保证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恪尽职守做好管理工作。各监督部门的职能应当划分清楚,尽量不要交叉,并且相互之间应当协调,定期交流信息。此外,应当建立追责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从而增强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避免了事故发生后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这样也能让机电设备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

结束语

加强管理人员素质教育、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定期更新检修机电设备等。希望文中提出的解决办法能为机电设备的管理者提供一定参考,并为我国机电事业的发展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赵维英.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9):153-154.

[2]王鹏.浅谈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4(5):19-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