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施工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施工管理探讨

罗安杰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永福供电局广西永福541899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口袋子”更富了,农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了,农村基础服务水平的质量直接关联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其中对于电力的需求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但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硬件设施等方面的问题,还存在供电质量不高、设备老化等问题,急需进行电网的升级改造,笔者主要针对其施工管理展开研究,希望给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智慧。

关键词: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施工管理

为了破解当前存在的城市与农村“二元结构”,必须按照党和中央指示继续深入推进“三农”服务,其中对于电力的改造升级更是关键环节,供电公司需在农村展开大规模电路改造计划。作为惠民的一项行动,施工单位应加强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确保施工用材安全可靠,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

一、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特点及意义

(一)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主要特点

农村电网主要是为了农村地区供电而建设,其电压等级一般不超过10kV,农村基础性的建设设施就包括农村电网,其可以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农业以及农民日常生活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具有着显著特征。

1、施工具备不可逆转性

施工过程中会因为农村地域自然环境复杂、居民住所分散、施工过程当中碰到的群众纠纷等一系列问题给施工单位带来困难。由于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涵盖面比较大,涉及的方面有农业浇灌、乡镇单位用电以及居民的日常用电,工程量复杂繁琐,一旦施工就不可逆转。如果施工用材、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出现问题,就会浪费资源并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工程固定但施工具备流动性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一大特点就是工程固定,通常情况下,一个工程完成后就可以交由当地供电公司进行运作,然后再进行下一项工程。但是施工却具备流动性这一特点,因此,施工质量管理难度也会随之上升。

3、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具备显著的社会效益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一项惠民工程,其产生的外部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明显,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但产生的社会效益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展现出来,不存在即时性这一特点。

(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重大意义

由于农村经济的显著提升,电力设施应用模块与电能供给量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呈现出上升趋向,但由于线路老化、设备陈旧等电路问题,对于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电力公司对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必须的,具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增强电网实际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城市电网相比较农村电网,线路配置质量、更新频率以及整体电网设施配置都比较完善,那是因为城市电网在施工以及运行的过程中投入资金、电价与应用规模都相对于农村电网多。因为前期对于农村电网投入相对较少,随着时间的流逝,配电设备、线路都会呈现老化现象,长此以往,农村电路的运行效率、稳定性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农村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可靠稳定性就需要进行改造升级。

2、提高居民日常用电质量

电器供电、居民日常用电以及乡镇企业用电是农村供电主要对象。但是由于有关单位监管的力度不大,在农村经常存在违规用电、私自拉电路的情况。在此现象下,易造成电路运行不稳定、电器烧毁、电压波动较大以及电路跳闸。针对此现象,不仅有关单位需要加强监管力度,还必须要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升级,以此提高居民的用电质量,加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稳定性。

3、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经济利益

当电路出现故障的时候就需要人力以及资金的投入,维护成本越高,企业的收益也会随之下降,很多农村电网区域因为电价、线路消耗以及维护成本三大原因出现亏损。因此,对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对电力公司是有益的,降低了电路的维护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施工管理研究

当前,为了给农村发展提供必需的用电量,我国供电企业对农村电网的供电设施、线路都进行了加强。在实际供电情况中,工作人员为了提升供电质量以及效率,加强了配电施工过程的管理。本文对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施工管理做出了如下总结:

(一)前期准备阶段管理要点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施工能否顺利开展,需施工企业和相关负责人对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材料、技术严加审查控制。工作人员需从图纸审查、路径方向以及技术交底这三个步骤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图纸审查主要是对图纸计划的合理性、规范性、经济投入、便利与否进行分析审查,直至有一定的把握,确保图纸能够符合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路径方向主要是为了日后电路维修以及保证线路的安全可靠,首先在路径的选择上尽量避免公路、河流以及农村的占据,为了线路的安全可靠就需选择国标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有保障。技术交底主要就是从各投标单位中选择最合适的设计图纸,因此施工人员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增强技术交底工作,三项工作都准备稳妥,才能使施工效率得到提高,降低施工难度。

(二)施工过程管理要点

当前农村电路改造升级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人员庞大、设备杂乱、施工工程规模大以及施工周期长等特点。相关负责人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需对施工人员、建设材料、施工过程责任以及施工流程进行科学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施工人员素质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农村电网主要工作人员,其自身涵养以及专业性至关重要,往往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都与其紧密相连。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是最直接的影响,需将其放于首位考虑。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达到项目建设的要求,施工单位应举行相应的培训和知识讲座。其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其在工作的时候拥有安全意识和责任,二是为了使其更加快速掌握施工工艺和技术以及设备,从而更好的提升专业素质,为施工单位提供更好的工作质量。

2、施工建设材料管理

由于在对农村电网改造的过程中涉及的施工建设材料种类丰富,例如变压器、混凝土、缆线,易导致因为施工人员粗心而造成建设材料质量不合格。所以相关负责人需对进出工程场地的建设材料反复检测,直至检验合格,质量达标方可进入施工场地。非但如此,负责人员还应对材料贮存地进行审查,需要选择干燥易保存的场所进行储藏,以防变压器因为潮湿的储藏环境出现生锈的状况。混凝土这种建设材料则需要遵照现拌的原则,由此来提高施工质量。

3、施工过程责任管理

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负责人员建立完善的方案。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技术人员需要立刻将问题逐级上报,禁止独立解决重大状况。在施工场所,必须要遵循“三检制”,对施工进度要严格把控。而且施工单位应明确其责任问题,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每人都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不仅方便相关人员进行管理监督,还能提高其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4、施工实际工期管理

最后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规范施工过程,并且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工期,以防出现胡乱赶工的情况发生,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建设质量。非但如此,负责人员还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以防出现贪污腐败的情况,为赚取利润而缩短施工时间,从而使得电网建设质量不达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施工过程应加强管理,能够有效的推进工程的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当工程结束投入运行后,能够使农村的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促进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与效率应严加把控,要不断创新思路,促使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陈德秋.农村电网改造中配电工程的施工及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6:123-124.

[2]谭有宝.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现场施工管理[J].广西电业,2017,0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