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文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文艺

文艺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从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特点和技术要点出发,通过对施工过程中一些常见安全事故的分析,总结出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从而制定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控制方案,以确保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1.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特点

1.1山区施工的特点

(1)工作环境

山区施工流动性大,施工项目工序多,环境变化频繁,而且存在很多交叉作业,另外很多施工工序都是高处作业,如果防护不当,高处坠落的安全事故极易发生。露天作业量大,自然环境中温度、光线等因素,以及气候环境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有些工序中,工艺多、手工作业量大、施工对象体积和规模都很大、作业面狭窄,而且施工条件复杂,作业人员的操作过程复杂程度高,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高,疲劳状态下一旦发生疏忽容易造成事故。施工中机械设备使用普遍,在机械设备和人员混合作业的环境下,导致事故隐患集中,危险性增大。

(2)管理结构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从勘察、设计、施工到监理涉及责任单位较多,各级单位对资源的调度权限不同,具体施工过程中遇到安全问题时,往往很难及时解决。另外施工企业与项目部分离,安全管理工作通常由项目部负责,一个项目通常由多个施工企业承担,而一个施工企业可能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施工作业,施工现场的安全实行多级分包体制,导致安全管理的力度会随着管理层级的增加而衰减,安全措施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同时由于施工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而且不同分包单位对其工作人员的管理措施不同,安全文化也不一样,使得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3)管理导向

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主要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管理,即注重结果不管过程,而安全管理恰恰体现在过程上。这种管理导向使得每个项目具有明确的质和量的目标追求,但项目本身在时间和成本上又有一定的资源限制,再加上分包的出现,导致施工企业承受压力较大。同时,工人与施工单位之间是短期雇佣关系,很难规范所有操作行为,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是事故发生重要隐患之一。

(4)作业人员

高速公路施工中安全事故的预防更多的依赖对工人的管理和安全培训。施工企业生产过程技术含量低,大多数工人来自农村,所受教育培训较少,安全意识较差,安全观念淡薄。作业人员可能负责多个工位工作,施工现场劳动对象和劳动条件千变万化,而工人与雇主间的短期雇佣关系,使工人培训被忽视或压缩,加大工伤事故率。

1.2安全事故原因

(1)高处坠落事故

随着高墩大跨桥梁不断出现,高处作业越来越多,而高处作业的环境复杂,不同工序要求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施工难度大,现场条件差,众多的不安全因素导致高处坠落事故频繁发生。分析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人员的违规操作,包括施工人员不遵守施工章程或者误操作,不按照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管理人员指派无特殊作业资格的人员进行高处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未按照规定配置安全防护用品;或者防护用品质量不过关;施工现场环境的影响,比如洞口临边防护不到位;或者防护措施被腐蚀;强风、雨雪、高温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2)机械设备伤害

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环境恶劣,作业对象复杂,另外作业地点和操作人员多变,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高发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施工人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过度紧张导致误操作或者没有按照规定配备防护用品;缺少专业培训,技术不熟练或存在违章操作行为;机械设备自身存在设计或者制造上的缺陷,或者其相关的安全附件功能退化等;管理部门没能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或者验收,导致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除,或者没有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等。

(3)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存在一些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低压触电较多;手持式可移动电器具触电事故多等。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中不穿戴防护用品;接受的安全教育不足,技术水平较低,操作不符合规范,电线乱拉乱接,拖地线乱放等;施工中麻痹大意导致误操作等;施工中所涉及的相关电器不合格,比如电线破损、带电体裸露或者闸具、漏电保护开关等存在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对带电施工防护措施和监管不到位,缺乏定期安全检查等;现场环境潮湿或距离高压线太近,都是极大的隐患。

2.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要点

2.1在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上应当处理好桥墩高度与跨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山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所以应当按照实际地形情况选择最优的跨径,不得按照墩高频繁变换跨径,若是在墩高变化较大时,应当采用20m、30m或是30m、40m的组合跨径,这有助于确保施工整体质量。

2.2滑坡治理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一次根治,不留后患,宜早不宜迟,宜小不宜大的原则,把滑坡阻止在蠕滑挤压阶段。滑坡治理应优先选择地面排水、地下排水、减重、反压等容易实施和见效快的工程措施。滑坡治理应尽量安排在早季,并尽可能少扰动滑体的稳定,如先做地面引水工程,支挡工程施工应分段跳槽开挖、加强支撑等。滑坡不能避让时,首先应查清其性质和稳定状态,分析其对桥梁工程的影响,并使桥梁工程建设尽量不破坏和影响滑坡的稳定性,施工顺序上必须先处理滑坡,后施工桥梁。

2.3可采取履带吊吊装模板、钢筋、混凝土法。该方案为无支架施工方法。为了方便施工人员操作及安全需要,在每一节模板的四周设一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由三大部分组成,用由28钢筋制作三角支撑,用以焊接在模板的竖肋上。三脚架上放置木板,四周护栏用钢筋与三脚架焊接构成放工操作平台。模板、钢筋及混凝土吊装用50t履带吊吊装,该法操作简单、工效快。也可以实施搭设支架法。

3.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高填路堤的质从控制控制高填路堤的施工质量主要是确保高路堤的稳定性。高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路基填料、边坡坡度、地基性质和水文状况.所以在高路堤填筑时采取的主要质量:控制措施为:设计时,应对高路堤进行稳定性验算;高路堤填筑前仔细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彻底处理下卧层确保地质承载能力;通过试验险测选择适宜的路基填料;严格执行路基施工规范,加强对密实度的控制与检测;加强对高路堤的沉降现测与监控;加强高边坡的超前防护。

3.2加强隧道地质勘察,超前预报水文地质情况。为减少隧道施工的盲目性和事故发生率,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应对开挖工作面前方一定距禽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验证,及时超前预报,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措施。预报内容是尽可能采取各种手段探明前方可能出现的坍塌、冒顶、涌水、溶洞、断层、瓦斯等地质灾害,并分析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

3.3安全生产,制定险情预案口隧道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地下工程,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组织管理体系,层层检查落实,每个生产环节都要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人员和工程安全。

4.结语

总之,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由于受山区地理条件的影响,使得施工困难程度有所加大。这就要求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当了解并掌握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技术要点,并在实际施工中做好安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玉生.国祥明.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分析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3年33期.

[2]朱有伟.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及管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