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李永秀陈海燕宋秀丽

李永秀陈海燕宋秀丽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不良事件上报率低的原因,寻求改进方法。方法:采用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ospitalSurveyonPatientSafetyCulture,HSOPSC)和田欢欢汉化并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障碍调查问卷,分析安全文化调查中的待改进领域和影响不良事件上报障碍的重要因素。结果:安全文化调查中不良事件报告频率、对差错的非惩罚反应、人员配置为待改进领域;不良事件上报的障碍是惩罚性文化、报告流程、报告意义。结论:建立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建立不良事件的制度和规范,成立不良事件监督小组,并明确各个成员的责任,鼓励全院员工积极主动的对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准确的上报,以消除不良事件对医院服务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不良事件;上报;调查;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319-02

不良事件是指在患者进行医疗和护理服务中受到损伤或者存在损伤的风险,其中包括心理创伤等,是对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不良事件因其发生率高,且可对病人及医护人员造成伤害而倍受关注。不良事件报告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确保患者自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普遍存在医务人员依从性差,报告率较低,报告不及时的现象。结合以上原因,我院采用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ospitalSurveyonPatientSafetyCulture,HSOPSC)和田欢欢汉化并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问卷在医院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

医院全部临床、医技科室、后勤、外包人员。纳入标准:青海红十字医院从事临床、医技、后勤部门、职能科室及保安、保洁等外包人员工作1年及以上,愿意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在职员工。排除标准:本院员工参加工作时间不满1年;临床进修生、实习生、调查期间因休假、外出进修等原因无法完成问卷填写的员工。

1.2调查工具

(1)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ospitalSurveyonPatientSafetyCulture,HSOPSC)[2]。HSPSC量表从医院和科室2个层次12个维度42个条目对医务人员的安全认知和行为进行全面评估,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包括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科室内团队合作、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期望与行动、对差错的反馈与沟通、人员配置、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沟通的公开性、医院对患者安全的管理支持、交接班与转科、科室间协作、对患者安全的总体感知和事件报告频率12个维度来评价医院员工对医院安全氛围和团队工作等态度。评价方式按照Likert5点计分法,“非常不同意”或“从不”计1分,“不同意”或“极少”计2分,“无意见”或“有时”计3分,“同意”或“多半”计4分,“非常同意”或“总是”计5分,反向条目在计算得分时进行正向转换。“非常同意”(“总是”)或“同意”(“多半”)记为积极反应。各维度及条目的积极反应率=积极反应数/应答数;患者安全等级的正向评价率=“非常好”与“好”两个等级数/应答数,确定积极反应率≥75%为优势领域,<50%为待改进领域。(2)田欢欢[3]汉化并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问卷,修订后的报告障碍问卷有3个维度,包括惩罚性文化维度11个条目,报告流程维度6个条目,报告意义维度5个条目。该问卷内容效度(CVI)为0.9,Cronbach’sα系数为0.8414,3个维度共解释报告障碍问卷51.6%的变异度。

1.3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经统一培训后上传至医院OA系统对符合条件的人员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在规定时间内发放并回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2.结果

2.1医院患者安全文化问卷调查得分情况医院患者安全文化问卷各维度中42条项目的平均积极反应率得分情况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排序,调查结果各维度的平均积极反应率得分<50%条目为待改进领域,其中得分最低条目为“不良事件的上报”(33.%),见表1。

3.改进对策

3.1根据患者安全文化问卷(HSOPSC)调查待改进条目是:(1)不良事件的上报率低、(2)员工担心自己的过失会记录在个人档案中、(3)我们在“危机模式”下工作,总是试图做的更多、更快,说明了医院安全文化建设薄弱,从领导层面不太重视患者安全文化的落实与推进,同时也表明中层管理者(科主任/护士长)作为组织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在促进患者安全行动的落实中没有发挥作用。故针对不良事件的上报率低调查结果,医院在医疗服务管理中建立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建立不良事件的制度和规范,成立不良事件监督小组,并明确各个成员的责任,鼓励员工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积极营造保密性、非惩罚性的上报环境。

3.2不良事件沟通障碍调查中显示主要障碍是惩罚性文化、报告流程报及告意义说明在构建积极的安全文化方面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同时要建立坦诚互信的沟通机制,关注沟通的公开性,加强医患沟通及患者转科交接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同时设专人负责不良事件的汇总,做好保密工作,建立个人可报告不良事件而无惧训斥或惩罚的自由环境。注重沟通效果。

4.小结

不良事件报告对医疗风险防范和系统改进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医疗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逐步提升,医疗单位对此高度重视,并制定的应对策略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医院安全文化的构建和推进,提高员工对于安全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自觉形成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的良性氛围,以消除不良事件对医院服务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俞志新.JCI认证:更好地提升“以病人为中心”——浙江邵逸夫医院建立JCI体系的理念与启示[J].医院院长论坛,2007,04:52-56.

[2]BodurS,FilizE.ValidityandreliabilityofTurkishversionof“hospitalsurveyonpatientsafetyculture”andperceptionofpatientsafetyinpublichospitalsinturkey.BMCHealthServRes,2010,10(7):28-31.

[3]田欢欢.北京市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