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客车内饰品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如何提升客车内饰品质

欧旭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1228

摘要:随着公路旅游客运的竞争激烈化,以及客运旅游市场垄断的初步形成,客户对高档公路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带动了国内主要企业对高档产品的研发,同时也提高了产品内饰的档次。鉴于此,本文对如何提升客车内饰品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客车;内饰;提升

一、概述

国内企业在短期内无法突破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借助于设计公司的力量,如宇通、金龙的产品通过欧洲著名设计公司进行造型设计,使产品和世界一流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并且摆脱了知识产权的困扰。另外,主流企业都在加强内饰造型工作,保证前期进行完整的内饰效果设计,并且在和设计公司的合作中,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的内饰设计水平。

目前看来,国内企业内饰设计的主要弱点在于配色和组合:配色方面不敢使用过多色彩,使内饰色彩效果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基本就是全白全灰中夹带点少许其他颜色,无法达到“惊艳”的程度。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配色难度较大,颜色种类越多,越容易造成色彩杂乱,使用单一色彩比较稳妥,另一当面,配色多也就加强了产品的组合程度,加大了产品的施工难度,为了保证工艺简单和减少模具投入,行业也趋向于使用单一色彩;组合方面,因为结构工艺的限制和模具投入的考虑,内饰产品一直强调简洁,使设计人员不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力,造成内饰结构单调,无法表达层次感和叠加效果。

二、如何提升客车内饰品质

1、视野区域及视线方向

根据人眼视线触及范围,可以将内饰划分为几个区域,如:直接可视区域,非直接可视区域,不可视区域。零件所处区域不同,要求可适当有所差异。内饰系统由于造型和设计的需要,会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各系统之间的配合连接,成为考虑的重点。在设计中要关注视线方向,力争将缝隙设计在非直接可视区域,或者在不可视区域。若必须设计在可视区域,需考虑远离视线方向的部件低进的设计原则(或称为:上遮下,前遮后)。

图1椭圆所示,在前内顶与客车司机侧门护板结合部位,将两者对接的缝隙设计在非直接可视区域,使得两者对接结合部位的缝隙被前顶影藏,获得图2较好的视觉效果。

2、尺寸配合

内饰质量提升的工作之一就是零件之间的尺寸配合,如间隙、直线度、平整度等,如仪表台与司机侧门护板之间的配合关系。尺寸配合是集成产品和工艺,通过使用基于数据的工具和稳定的测量系统以满足客户要求的持续改进过程。尺寸配合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下因素:①考虑产品的热胀冷缩性,预留间隙=产品长度*材料热膨胀系数*温度变化量,在温差较大的区域,都要留出足够的变形空间,否则会导致挤压变形。②需要考虑车身及各个配合零件的公差累积情况,需要进行尺寸链分析,预留出合适的间隙,比较好的做法是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包络的方法,把公差体现在数据中,能够比较直观地发现间隙是否足够。③对于运动零部件,要考虑静止状态、运动过程中、装配过程中、极限状态下的间隙情况,各种状态必须兼顾,否则会出现干涉异响等质量问题的出现。④在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对间隙均匀性的控制,需要选择合适的定位基准,对6个自由度进行约束,对于大的可变形的零件,需要多点定位;另外,在配合件之间可以采用筋条等方式控制间隙。⑤由于对内饰精细化要求逐步提升,新设计的车型,不但要定义定位基准还要追加一些额外的控制因素。比如均匀度,同一条缝隙是否一致,单缝隙的偏差允许在多少范围内。另外,对称设计的一些缝隙,需要定义差值,缝隙之间的差值要控制在某范围之内,比如,仪表台与A柱装饰件的间隙定义,不但要满足单边间隙公差定义要求,还要考虑左右缝隙的差值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了均匀度及左右差的定义,实际上是对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义。

3、内饰高档化

3.1仪表台已经彻底淘汰掉了玻璃钢产品

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使用聚脂发泡材料,也有极个别厂家会使用注塑材料(国内厂家使用的非常少,笔者只见过副表台使用过)。虽然表台的材料大同小异,但是表台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甚至开始出现多台组合结构,而表台的附件设计更是趋向精致化。

3.2窗柱装饰件,材料档次从高到低主要有

铝合金、聚脂发泡、挤塑成型和吸塑成型。以往使用的铁皮或者铝皮表面粘贴面料的结构基本已经淘汰,随着整车价格的提升,所有的材料档次也越来越高。在此说明一点,因为铝合金材料冬季表面寒冷,且颜色单一(喷塑处理周期较长且划伤难以处理)、价格较高和修配较难,使用的厂家较少,目前使用最多的是PVC挤塑型材。

空调公交车风道的材料档次从高到低主要有:铝合金(不包括滚压成型)、发泡成型(或压型风道,如亚麻压型)、铝板滚压成型、吸塑成型、玻璃钢和铁皮材料。随着部分大城市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玻璃钢风道趋于淘汰,铁皮材料因为容易锈蚀也基本被淘汰,目前主流是发泡成型风道和铝板滚压成型风道。

仪表台材料主流是发泡成型,但是也有不少企业因成本原因继续使用玻璃钢材料。因局限于安装投币机等设施,仪表台的结构没有太多的革新,仍然是整体式的表台,基本没有出现复杂的组合式。

窗柱装饰件,材料档次从高到低主要有:铝合金、聚脂发泡、注塑成型、PVC挤塑和吸塑成型。目前行业产品主要使用PVC挤塑和吸塑成型,部分使用注塑成型,而聚脂发泡材料只有在高档产品上偶尔出现。最低廉的铁皮喷漆结构,除在风沙较大和煤炭产地城市需求外,已经开始走向淘汰的边缘。

前后顶装饰件的材料档次从高到低主要有:压型顶(材料可使用亚麻板、GMT等)、聚脂发泡、吸塑成型、玻璃钢成型和金属顶(如铁皮材料,基本靠手工成型)。因前顶造型开始复杂化,目前行业趋向使用聚脂发泡成型件,部分企业因成本原因,继续使用吸塑成型、玻璃钢成型和金属手工件。

结束语

经过行业领军企业在内饰设计方面的引导和“刺激”,相信越来越多的客车企业会努力提高产品内饰水平,从而带动客车行业的内饰设计朝着高档化和正规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琳兆,吴晓明.客车内饰件对侧翻仿真结果的研究[J].机电技术,2015(02):116-119.

[2]陈杰,程晋平.汽车内饰材料的分类及燃烧特性分析[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5,37(03):40-42.

[3]朱宝林,宁健.以海格KLQ6115K系列车型为例谈客车内饰改进[J].商用汽车,2015(07):53-54.

[4]周维毅.客车仪表台的设计与开发[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5,37(04):37-40.